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哈出行被约谈
扩展阅读
湖南海利股票有限公司 2025-04-29 02:28:23
用友股票是哪个公司 2025-04-29 02:11:51
战争股票基金怎办 2025-04-29 02:01:19

哈出行被约谈

发布时间: 2023-02-11 00:12:26

A. 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公司被提醒式约谈,网约车存在什么漏洞

关于最近很多网约车的公司被约谈和提醒,其实现在网约车的漏洞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集中在安全隐患这一块,之前关于网约车出过几次比较重大的事件,这些事件在社会上也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所以网约车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这对消费者来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一、关于网约车被约谈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网约车已经比较规范了,但是依然会有一些车主以顺风车的名义来从事一些非法的网约车的业务,这样的业务会损害到消费者的权益,因为这样的业务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求。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以前坐出租车的时候,每一辆车都是收到出租车司公司监管的。但是现在到了网约车的时代,很多网约车的车主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和监控,所以就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用户比较忌讳的。

B. 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被约谈,顺风车存在什么问题

在今年,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了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经过国家管理部门整改以后,行业发展慢慢走向规范。在被约谈以前,出行平台都在大力发展顺风车业务,由于被国家规范之后,现在顺风车已经运行的比较严格了。这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能够更好保证我们大家的出行安全。

C. 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为何会被约谈

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被约谈,是什么原因被约谈的?

近日,哈罗、滴答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被进行了提醒式约谈。提醒指出,近期媒体多次报道哈罗等顺风车平台公司关于附近订单功能偏离了顺风车的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这会对用户的个人信息造成各种的安全风险隐患。因此滴答、哈罗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被提醒式约谈。

其实现如今在我们要求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下,拼车、顺风车其实是比较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这不仅可以减少我们消费者的交通费,而且可以节能减排。本来是一举两得的事,但是如果将顺风车的本质改为了网约车这可能就会对用户,个人信息造成极大的威胁。小编相信用户在叫车的时候也不会想要因为省一点小钱的代价就是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以我们在叫车的时候还是应该叫正规的出租车,而非是这样拼车而来的网约车。

D. 开哈_顺风车被交管抓怎么办

首先可以明确,合法的顺风车是肯定是不会被抓的。至于什么是合法的和非法的顺风车,可以点击我的头像,我曾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那么这里就认为你这个问题问的是,非法的顺风车会不会被交警抓?


就目前的政策来说,我只能跟你说的是:交警大概率是不会抓顺风车的。


原因是什么呢?


国家是鼓励顺风车出行的。

外勤交警的主要职责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规划。保证道路的畅通无阻。要是在路上抓到你,大概率是因为你开车违法了吧。

顺风车的市场目前是很小的,不会对出租行业造成冲击。属于游走在政策边缘的小众市场。

但是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并没有。


如果你在开顺风车,最需要关注的不是交警,而是运管局。


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运管局是属于交通局的稽查部门。专门抓非法营运的。


如果你的顺风车没有发生交易,属于好意社交行为,是鼓励的。但是如果付了车费,运管一般不管你付了多少,都属于非法营运,属于违法行为。


尽管全国各地对顺风车的政策解读不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运管查这些,还是查的比较严的。一旦查到,就会采取强制措施,扣车罚款。深圳这边是罚款1万到3万元人民币。


千万不要以为在嘀嘀嘀嗒或者哈罗顺风车平台接单就没有问题。如果你真的被运管叔叔抓去喝茶了,这些平台大概率是不会管车主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你是非法营运。


反正目前中国的顺风车行业,就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如果你准备投身到这个行业里面,千万要谨慎。


开车谨慎一些,不要违章行驶。

上下客尽量避开路口禁停区域。

条件允许的话,只接固定路线的乘客。

多注意交警运管网站的信息发布,重要的行动一般都会提前公布。

据我所知,一般来说各平台都是有免单这个功能的。遇到的时候该免单就免单喽。不产生金钱交易,那肯定就不属于非法营运了。

E. 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被约谈,被约谈的原因是什么

在我们的出行方式逐渐增多情况下,顺风车平台也是逐渐多了起来。顺风车的兴起虽然方便了我们的日常出行,但是在顺风车运行的过程中,也是出现了各种问题。

顺风车的本质,其实就是共享经济。你的车有闲置的座位,而我有出行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普通百姓的出行成本,也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道路的拥堵情况。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还是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的。为了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也是被提醒式约谈。

三、长途城际服务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顺风车主要是为了解决短途出现,而现在的网约车有很多情况其实执行的是长途城际服务。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更是如此。但是,长途城际服务会面临更多的安全隐患。在出现事故以后,在实际解决当中也是面临了很多困难。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给予足够的重视。

各位,对于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被约谈的具体内容,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F. 滴滴自损3000辆青桔单车将哈啰3万辆单车赶出北京城六区

5月15日下午,36氪独家报道,滴滴旗下青桔单车首次投放3000辆进入北京市场,用于置换之前已经投放的1万辆废旧的小蓝单车。此后,各家媒体跟踪报道。

5月16日上午,北京市交通部门对滴滴出行(北京小桔 科技 有限公司)进行约谈,指出滴滴违反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在未按照要求报备的情况下强行投放车辆,严重扰乱了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秩序。责令滴滴出行于5月16日下午即刻进行车辆回收,并于5月17日12时前完成全部违规投放车辆的回收工作,否则由海淀区相关部门实施代清理。

5月17日上午,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消息,鉴于哈啰出行违规投放车辆事实清楚,且被相关部门约谈后拒不改正等严重情节,北京市交通执法部门日前对哈啰出行实施行政处罚。哈啰出行被处以5万元人民币罚款,并在城六区限制投放运营车辆,并在接到处罚通知书10个工作日内,收回在本市的全部违规投放车辆。

三天之内,滴滴和哈啰两家共享单车在北京城区的投放均被主管部门叫停,这是沉寂很久的共享单车市场久违的硝烟。

但是,看完短暂且热闹的两起共享单车被约谈并处罚的事件,你觉得这是孤立的两起事件吗?表面上是,实际上不是。

为什么呢?听社长来分析一下。

在这两起约谈事件之前的5月13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就曾发布消息称,为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单车)市场有序规范运营,充分发挥其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解决短距离出行需求、治理交通拥堵方面的积极作用,针对乱停乱放、企业违规投放、破损废弃车辆回收不及时等问题,北京市将从2019年5月13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专项治理行动。

然而,政府主管部门话音未落,时隔2天的5月15日,滴滴就调集了3000辆自有品牌青桔单车投放进北京城区,这其实是青桔首次进京。那么,问题来了:滴滴为啥为了3000辆车就那么刚,敢于打脸自己的主管部门?滴滴网约车政策的紧箍咒还在头上呢,为了区区3000辆青桔单车又跟主管部门干上了,这得不偿失啊。

而哈啰呢?我们再看看哈啰这边,实际上,据我观察哈啰单车在今年春节前就已经在海淀、朝阳等区零星出现,但是规模还不算大,到了今年2月以后 ,城区各处越来越容易骑到哈啰单车了,尤其在金台夕照、呼家楼等地铁口,甚至出现10多辆整齐摆放的哈啰单车。路面上,也经常可以看到骑哈啰单车的用户。

那么,哈啰单车在北京的投放量目前到底有多少呢?哈啰方面并未给出明确数字,但是,根据北京交通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4月8日,哈啰出行在本市投放车辆数量增至5万余辆,且车辆已扩散至城六区、通州区、房山区、大兴区、昌平区。除昌平区、大兴区外,其他各区均未与哈啰出行签订投放车辆协议。

事实上,哈啰单车目前在北京只有在昌平区和大兴区有投放权,在城六区以及其他郊区并无投放权限。

2017年12月,哈啰出行与永安行单车合并,原永安行单车的业务由哈啰出行全权负责。鉴于2017年9月北京市暂停共享自行车企业新增投放车辆后,永安行单车报备的在京运营车辆数量为1.9万辆。按照北京市“限制增量,减量调控”的原则要求,并经市区两级联席工作会议研究,哈啰出行置换永安行单车以1.9万辆为上限,先行在郊区进行投放试点运营,具体由企业商试点区主管部门并签订承诺书后组织实施。

但是,貌似哈啰单车并未遵守以上承诺,采取了暗度陈仓的方式,悄悄摸进了北京城六区。根据目前主管部门公布的5万余辆哈啰单车的数据,减去1.9万辆合规投放的哈啰单车,也就是说哈啰违规往市区投放了至少3.1万辆单车,数量确实远远超过滴滴旗下青桔的3000辆。

而且哈啰单车堂而皇之大规模出现在北京城区,已经持续了至少4个多月时间。根据北京市交通委披露,实际上,从2019年1月起,针对哈啰出行多次多点违规投放车辆问题,市交通委会同相关部门就曾多次约谈哈啰出行,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收回违投车辆,但哈啰出行没有改正,反而继续新增投放车辆。

那我们理解的就是,哈啰一意孤行,把政府主管部门的约谈当耳旁风,不去执行。所以,5月13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布消息称要针对乱停乱放、企业违规投放、破损废弃车辆回收不及时等问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专项治理行动。但当时并未点名具体违规投放的企业。

或许正是看到哈啰出行明明没有投放权却肆无忌惮地在北京城区连续数月投放,并没有受到处罚(至少此前对哈啰的约谈新闻外界并未看到),滴滴出行也觉得自己为何不效仿,所以先来3000辆试试水吧,或许政府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何况谁也没有精力去偌大的北京城去数到底投放了多少自行车。

如果滴滴出行和哈啰一样,选择低调进村,打枪的不要,那么或许一样可以暗度陈仓,但是,蹊跷就蹊跷在这里,滴滴出行一反常态,耿直地跟媒体独家爆料,声称我投放了3000辆青桔单车,首次进北京城。然后,成功地吸引了火力,第二天就被主管部门叫停。

为什么呢?

社长还观察到一个细节,滴滴投放青桔单车,可没像哈啰那样散开了投,以减小目标,而是这3000辆全部集中投放在滴滴公司所在的中关村软件园。滴滴官方声称:因中关村软件园内部分小蓝单车已经接近生命周期,为更好地满足园区内用户上下班通勤的刚需,我们用3000辆全新青桔单车置换了10000辆废旧小蓝单车。

确实,滴滴出行去年在成都就这样用青桔单车置换了小蓝单车的投放额度,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允许。

所以,滴滴的意思是我第一只是置换了我托管的小蓝单车的投放名额,第二,我只为解决我们园区自己员工上下班的通勤,这更多似乎是个“家务事”,不是商业行为。

你可以理解,这或许是滴滴在试探相关部门的政策容忍度,也可以理解是在跟哈啰学。但是,我却认为这不是滴滴的真实意图。

因为如果滴滴真是为了学习哈啰暗度陈仓,就会把车辆打散投放,而不是集中放在自己的园区。如果滴滴要暗度陈仓,就不会跟媒体高调放料,说我投放了3000辆没有投放权的单车。

很明显,滴滴这是在故意给自己吸引炮火。那滴滴这样不惜得罪主管部门的做法,是为了什么?

依我看,就是为了驱赶悄悄进村、不守规矩的野蛮人哈啰,因为哈啰至今已经在北京至少投放了5万多辆车,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没看到被制止或处罚,而青桔此前是0投放,似乎有些太吃亏。所以,此次,如果青桔用3000辆故意高调违规,吸引政府火力,处罚了滴滴,那同样就必须也处罚早就违规在先的哈啰,以确保公平。

这样,滴滴就用3000辆车的代价,干掉了哈啰在北京城区苦心经营的至少3.1万辆违规车。这是以一敌十的划算买卖,滴滴这次以少胜多的战斗玩得漂亮。

只是,滴滴这样做,或许某种程度会让主管部门不爽,这是滴滴自己需要考量和承担的风险了。

至于滴滴为什么要用自损3000毁敌30000的玩法,有何苦衷和隐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有知道内幕的,请留言。

那么滴滴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厮杀哈啰呢?我想原因两点:第一,当年滴滴投资的小黄车ofo,没有如愿按照滴滴的想法与摩拜合并,使得滴滴与ofo关系一度紧张,滴滴也不愿意再给ofo投钱,而阿里巴巴却给ofo贷款续命。同时,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正是哈罗出行的第一大股东。摩拜被美团收购后,拖累美团巨亏,美团也没意图继续扩张摩拜,而哈啰目前的野心很大,对外宣称订单量已经超过ofo和摩拜的总和,是滴滴旗下青桔单车的最大竞争对手;第二,哈啰出行如今还推出了顺风车业务,染指了滴滴正试图恢复的顺风车业务,也是与滴滴正面交锋。

所以,滴滴与哈啰的摩擦是必然的。这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