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冰河期
扩展阅读
湖南海利股票有限公司 2025-04-29 02:28:23
用友股票是哪个公司 2025-04-29 02:11:51
战争股票基金怎办 2025-04-29 02:01:19

冰河期

发布时间: 2023-02-11 01:04:45

1. 冰河世纪是什么时候

冰河世纪是什么时候上映
上映时间

2002年3月15日

《冰川时代》是一部2002年蓝天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完全数字化的动画电影,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发行,是《冰川时代》系列中的第一部,由克里斯·韦奇与卡洛斯·沙尔丹哈联袂执导[
历史上第一次冰河时期是什么时候
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地球曾历经三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河期」,其中前寒武纪与古生代的冰河期持续了几千万年,新生代的冰河期则持续了两百万年。 关于冰河期的成因学界至今仍无一定论,部份学者认为,可能和地球自转时,地轴周期性倾斜角度的改变,导致阳光照射量减少有关。冰河期的发生,至今仍是自然科学的一个谜。虽然科学家已相当肯定地球的绕日轨道和自转轴的变化,与冰河期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这些变化并不会改变太阳的入射能量,只改变了入射阳光的分布,却能引起地球上气候极大的变化,这令科学家十分困惑。

大约是人类刚出现在地球舞台的两百万年前,地质史上第三次冰河期「第四纪冰河期」同时揭开序幕,全球各地气温开始下降,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场欧洲、北美洲和格陵兰,都被北极一路延伸过来的大冰盖所覆盖。这段期间,欧洲共发生了五次冰河期,北美洲及中国大陆则发生了四次冰河期。至于台湾,目前只确定雪山地区在最后一次冰河期,也就是七至一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曾发生过冰河。学者们将其称之为「雪山冰期」。

南北两极气温升高,导致两极冰盖融化,要知道冰的融化是要吸收热量的,所以两极的温度升高就会相应的造成全球气温失衡,也就是说温度下降.

上一次冰河时期是在5万多年以前,因为当时地球的气候十分闷热,陆地动物都适应了40度以上的常年高温,最后两极温度失衡造成全球温度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可是对于许多恒温动物来说哪怕生存环境气温下降10度,那也是致命的.

顺带一提,人类的祖先在5万年前因为已经懂得使用最基本的保暖措施所以度过了那段时期.

全球四个主要冰河期(Ice age)

国外冰期名称 中国冰期名称 距今发生年代(万年) 地质年代

古萨(Guniz)冰期 鄱阳冰期 137-150 侏罗纪末

民德(Mindel)冰期 大姑冰期 105-120 白垩纪

里斯(Riss)冰期 庐山冰期 10-32 第三纪渐新世

沃姆(Wurm)冰期 大理冰期 1-11 第四纪更新
白垩纪,冰河世纪,三叠世纪时间谁前谁后?
冰河世纪:

约24亿至21亿年前——休伦冰期

约8.5亿至6.35亿年前——成冰期

约4.5亿至4.2亿年前——奥陶纪

约3.6亿至2.6亿年前——石炭纪

约258万年前——第四纪冰期

白垩纪:始于1.455亿年前,结束于6550万年前,历经8000万年。

三叠纪:起始时间:距今2.5亿年前 延续时间: 约5000万年

排列顺序:冰河世纪——三叠纪——白垩纪。
地球的冰川时代什么时候来临?
新一轮地球冰川期即将来临

2009-01-15 07:24 新浪科技

144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将会在未来数年呈现出逐步降温的趋势,其最终的发展结果很可能是新一轮冰川期的到来。

俄罗斯科学家表示,冰核心、海洋沉淀物核心、地质记录以及古生物种群的研究数据等各种证据均表明,地球存在一个有规律的冰川期循环模式,即每个冰川期大约持续10万年,两个冰川期中间由大约持续1.2万年的间冰期隔开。而长期的气候数据也表明地球气候与三种天文循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三种天文循环被合称为“米兰科维奇循环”。米兰科维奇循环包括地球的倾角变化、地球轨道的形状变化以及地球的摇摆度变化三个循环。根据米兰科维奇理论,这三种天文循环分别影响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程度,进而共同导致了地球冰川期和间冰期的形成。

南极洲东方站冰核心数据曲线图显示,冰川期与间冰期确实是以一种循环的模式间隔出现。根据东方站数据曲线图还可以看出,地球上二氧化碳数量的变化要落后于地球气温变化大约800年。因此,这表明地球气温变化先于二氧化碳数量变化,或者说是前者导致了后者数量的变化,而不是反向作用,这与温室效应理论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大 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并没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相反是全球气温的自然循环导致了二氧化碳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数量会跟随地球温度的变化而不断上升或下降,主要是由因为冷水可以比温水容纳更多的二氧化碳。由于冰川期自然循环的原因,现在地球正在升温。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它就会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

由于不断升温的海水释放二氧化碳要落后于地球温度的变化,因此在当前间冰期结束后的800年时间里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地球进入下一个冰川期800年后,二气化碳数量才会随着海洋温度的下降开始减少。东方站冰核心数据曲线图表明,在过去42万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数量一直都是跟随着冰川期循环不断上下起伏。在这个自然循环中,每隔大约11万年,地球温度就会达到一次顶峰。大约在32.5万之前,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数量达到了顶峰。现在,地球温度再次达到顶峰,间冰期已经接近尾声,因此地球即将进入下一个冰川期。如果幸运的话,人类还有数年时间为之进行准备。
什么是冰河世纪?
冰河时期(Ice Age)又名冰川期,是指地球在某些年代里陆地和海洋都被冰层覆盖,这些冰封地带比现在受冰封的地域广阔得多。在冰河时期,冰层覆盖了世界上大片土地,这些地区的气候非常寒冷;海洋里有很多冰块,地面也凝结了厚厚的冰。同时,由于较多水分储在冰块中,各地的海平面便较低了。

在称为前寒武纪(6亿年前)和奥陶纪(约4.5亿年前)末的两个地质时期,冰河时期可能曾数度出现。我们仍可以在今天的撒哈拉沙漠里看见奥陶纪冰河时期的遗迹――广大地区的石头上有被磨刮的痕迹,那是冰块经过时留下的。科学家们认定,地球在历史上曾出现了8个冰河期和8个温暖期。

冰河时期,在欧洲、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很多地方都有大片冰雪覆盖,而现在的冰帽和冰层就是那时剩下来的。冰层的移动改变了陆地。冰层把大片的岩石刮光,刮下来的石屑就堆积在冰层边缘,称为冰碛。到了天气较暖的时期,冰雪融化,冰层范围缩小,冰碛就留在地上,由冰层融化所流下来的水带到其他地方。曾由冰覆盖的山和盆地形成了很多新湖泊和新河道。

另外,有科学家预测,地球的下一次冰河时期会最早出现在1.5万年以后,而前提是人类活动在此期间对地球没有造成严重影响。

冰河时期,指的是地表上有大范围的龚地都被冰河覆盖住的时期。在过去地球的生命历史中,冰河期反复地出现;至少在距今80万年内,地球就已经发生过30几次的冰河时期。

地球冰河时期有多冷?

其实听起来有点令人惊讶。冰河时期在十万年内气温可能只降低了摄氏四、五度而已。但是注意喔~这只是个全球的「平均」数字而已。冰河时期来临时,极地的冰帽扩张,而副热带地区的分布会向着赤道移动。在某些地区例如海岸地区因为海洋的调节、或是终年日照强烈的赤道地区,温度变化可能较小;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内陆、沙漠地区或具有其他特殊地形、环境的区域,温度的下降就十分地明显。

生物能生存吗?

温度的下降,改变了地表的植物相,也更间接或直接地改变了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得许多动物面临灭亡或被迫迁移。当然,能够适应改变后的环境的物种,就会幸存下来。

上次是何时?

冰河时期来临时,温度的降低是缓慢渐进的。最近一次的冰河期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据科学家研究结果显示,当时的气候寒冷,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陆地覆盖在240公尺厚的冰层之下。

地球有冰河时期,有没有「炎热时期」?

冰河时期过后到下次冰河时期再度来临之间,为「间冰期」;间冰期气候温暖,像目前的地球就是处于间冰期。除了冰河时期和间冰期之外,并没有第三种温度特别高的炎热时期。

冰河时期的冰不是直接在海洋结冰,是陆地上冰川扩大, 大量的冰停留在陆地, 不容易回到海里, 海洋水体减少, 海水面因而下降.

全球四个主要冰河期(Ice age)

国外冰期名称 中国冰期名称 距今发生年代(万年) 地质年代

古萨(Guniz)冰期 鄱阳冰期 137-150 侏罗纪末

民德(Mindel)冰期 大姑冰期 105-120 白垩纪

里斯(Riss)冰期 庐山冰期 10-32 第三纪渐新世

沃姆(Wurm)冰期 大理冰期 1-11 第四纪更新世

测有个40万年的变化周期,却不曾观测到。因此,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认为:Kirkby等人的宇宙线理论虽具争议性,但还不算太疯狂,值得好好研究

冰河时期(ice ages),是因袭击地球的宇宙线(co *** ic rays)总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吗?根据研究,宇宙线的影响力是作用在云层上,而后才导致地球气候钜变。研究从深海沉积物中的铍-10含量变化,而铍-10是......
下一次冰河世纪什么时候来到
你可以放心,冰河世纪的到来还早。冰河世纪也就是大冰期,目前的地球历史上已知的大冰期已经发生过三次,分别是震旦纪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其互相间的间隔都是三亿年。按照这个期限推算,下一次大冰期在三亿年后才会到来,因为上一次的第四纪大冰期结束到现在还不到两万年。即使现在到来,人类也不会灭绝,因为第四纪大冰期还没结束的时候,人类的祖先就诞生了,那个时候的古人类都能生存下来,相信现在人类也不会灭绝。当然,死上几十亿人是肯定的了。
下一个冰河时代,到底是什么时候?
俄科学家称新一轮地球冰川期即将来临。

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将会在未来数年呈现出逐步降温的趋势,其最终的发展结果很可能是新一轮冰川期的到来。

俄罗斯科学家表示,冰核心、海洋沉淀物核心、地质记录以及古生物种群的研究数据等各种证据均表明,地球存在一个有规律的冰川期循环模式,即每个冰川期大约持续10万年,两个冰川期中间由大约持续1.2万年的间冰期隔开。而长期的气候数据也表明地球气候与三种天文循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三种天文循环被合称为“米兰科维奇循环”。米兰科维奇循环包括地球的倾角变化、地球轨道的形状变化以及地球的摇摆度变化三个循环。根据米兰科维奇理论,这三种天文循环分别影响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程度,进而共同导致了地球冰川期和间冰期的形成。

南极洲东方站冰核心数据曲线图显示,冰川期与间冰期确实是以一种循环的模式间隔出现。根据东方站数据曲线图还可以看出,地球上二氧化碳数量的变化要落后于地球气温变化大约800年。因此,这表明地球气温变化先于二氧化碳数量变化,或者说是前者导致了后者数量的变化,而不是反向作用,这与温室效应理论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并没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相反是全球气温的自然循环导致了二氧化碳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数量会跟随地球温度的变化而不断上升或下降,主要是由因为冷水可以比温水容纳更多的二氧化碳。由于冰川期自然循环的原因,现在地球正在升温。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它就会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

由于不断升温的海水释放二氧化碳要落后于地球温度的变化,因此在当前间冰期结束后的800年时间里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地球进入下一个冰川期800年后,二气化碳数量才会随着海洋温度的下降开始减少。东方站冰核心数据曲线图表明,在过去42万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数量一直都是跟随着冰川期循环不断上下起伏。在这个自然循环中,每隔大约11万年,地球温度就会达到一次顶峰。大约在32.5万之前,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数量达到了顶峰。现在,地球温度再次达到顶峰,间冰期已经接近尾声,因此地球即将进入下一个冰川期。如果幸运的话,人类还有数年时间为之进行准备。

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哈比布洛-阿布杜萨马托夫说,按照太阳辐射量目前的变化情况,在2012-2015年期间,全球气温将会不可避免地下降,只是这一过程会比较慢。另外,在2055-2060年间,将会出现全球范围的大幅度降温,这一过程将持续大约60年的时间。阿布杜萨马托夫还透露称,俄罗斯将从明年开始建造一部新型空间观测装置,以便从太空对地球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据悉,该装置可能会在2008年被部署到国际空间站上。他介绍说,“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类似的高精度观测仪器。我们希望这套装置能在2008年底被部署到国际空间站上。而从2009年开始,我们将会利用其进行系统的观测活动。”

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地球曾历经三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河期”,其中前寒武纪与古生代的冰河期持续了几千万年,新生代的冰河期则持续了两百万年。 关于冰河期的成因学界至今仍无一定论,部份学者认为,可能和地球自转时,地轴周期性倾斜角度的改变,导致阳光照射量减少有关。冰河期的发生,至今仍是自然科学的一个谜。虽然科学家已相当肯定地球的绕日轨道和自转轴的变化,与冰河期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这些变化并不会改变太阳的入射能量,只改变了入射阳光的分布,却能引起地球上气候极大的变化,这令科学家十分困惑。大约是人类刚出现在地球舞台的两百万年前,地质......
冰川时期是什么时候啊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所覆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冰川时代

在地质史上,冰川曾多次滑过地球表面,冲击刻画过大地,形成许多湖泊和沼泽。最近的一次冰河时代发生在大约20亿年前。在加拿大南部,从东向西绵延1000英里的地面上,有一系列原始冰川的沉积物。这块最早的加拿大冰原,想必至少有1000英里长、1000英里宽,数千英尺厚。最新的证据表明冰块曾流到美国北部,至少进入了米歇根地区。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非、印度中部和澳洲西部发现的冰河沉积物与加拿大南部的冰河沉积物属于同一个时代。如果是这样,那么20亿年前的冰河时期想必非常广泛,并且延续了数百万年。从那以后,地球经历过若干次冰河时期。

大约在后10亿年当中,地球至少经历过6个主要冰河时期,每次发生的间隔大约为1.5亿年,每次都持续大约5000万年。至于为什么要有这种周期性的冰河时代,这是地球史的难解之谜。科学家们提出不少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从洋流的改变到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是没有哪一种理论站得住脚,令人信服。很明显,冰河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有一点看来是肯定的,地球目前仍然处于冰河时代。

冰川期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含糊不清。通常这一说法指的是地球上部分地区被冰川覆盖了一二百万年的那个时期。这些时代通常以一系列冰川前进或间冰期(冰川停止前进、溶化、后退)为标志。但是,地质学家所说冰河时代是指全球变冷的那段时间,可能延续了几百万年。前面提到的5000万年的那个时代被认为是冰河时代。很明显,在一个冰河时代里可能、也确实发生过几个冰川期。

最近这次冰河时代大约在6500万年前开始,好像刚巧与白垩纪的大灭绝联系在一起。大量的证据表明地球曾与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相撞,后者的残余部分飞向外层空间,撞击造成的森林大火发出的大量烟尘弥漫了大气层的低层,挡住了阳光,结果使地球的温度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酸雨。这样,仅存的恐龙灭绝了,3/4现有植物和动物物种死光了。这次相撞还可能多少改变了一下地球的运行轨道,这就是为什么地球总保持这种温度较低的状态,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地球可能恢复到中生代适于恐龙生长的较热的气候。

冰河时代的开始是个缓慢的过程。大约在6500万年前南极开始形成冰川,冰面越来越大、变小、又扩大,逐渐形成厚厚的隆起的冰原。大约到2000万年前,冰面覆盖了整个南极大陆,这个过程现在仍在继续。大约到1200万年前,冰川才开始扩散、移动,并覆盖了阿拉斯加山区。在冰河时代,格陵兰冰川比较年轻,因为这块大陆直到大约300万年前才被冰川覆盖。

时光已经进入了新的冰川期,地质学家们称之为更新世。大约在200万年前大量冰川开始向前移动,有时覆盖地球陆地表面的1/4,厚达数千英尺。在这最后一个冰冻时期,冰川由于至少有4次溶化,因此,出现了几度前进、几度后退的现象。现在人们开始发现一些证据表明,冰川在下一次推进时总比前一次更凶猛。最凶的一次大约发生在5万年前,到1万年前停止。每当出现间冰期,全世界的气候就平均变暖,比现在还要暧得多。通常间冰期要持续好几千年。即使在最后这次冰川推进的高峰期,也有过若干次停......

2. 冰河时期是什么

冰河时期,是指极地冰覆盖大陆的时期。过去地球的气候曾经变得非常冷,两极和山上的冰覆盖了大片陆地,海洋里有很多冰块,地面也凝结了厚厚的冰。时间延续了100多万年。冰河时期由若干次冰河作用组成,每次都使得冰盖前进或后退。18000年以前就发生过一次冰河作用。在地质史的几十亿年中,全球至少出现过3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第四纪冰期冰碛层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研究也最详尽。

3. 冰河时代是如何发生的

在地球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巨大的气候变化。冰河世纪来了又去。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地球仿佛存在着强大的模式,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冰河世纪会发生。这种模式被称为米兰柯维奇循环。以米卢廷·米兰柯维奇来命名,他的理论解释了地球气候是如何在千百年间变化的。他的理论是基于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北纬地区在夏日接收到的阳光强烈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第二,这期间的光照量会随着地球公转轨道以及自转变化而变化。




约瑟夫·阿德马尔(Joseph Adhemar),詹姆斯·克罗尔(James Croll)等人在19世纪提出了类似的天文学假说,但由于没有可靠的证据,也不清楚哪个是重要时期,因此很难进行验证。

现在科学家正通过研究地球上那些几千年不曾变化的物质(通过冰,岩石和深海核心获得),来了解地球气候的历史。尽管这些研究结果与Milankovitch假说是一致的,但仍有一些观察结果不能解释该假说。

4. 什么是冰河期

冰河期概论 [编辑本段] 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称为冰河期(iceage)以下简称冰期。这种冰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第四纪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陆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最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冰河期定义 [编辑本段] 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间冰期都是依据气候划分的地质时间单位。大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地质年代单位的世或大于世,两个大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几个纪,有人根据统计资料认为,大冰期的出现有1.5亿年的周期。冰期、间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期。 在地质史的几十亿年中,全球至少出现过3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冰川活动过的地区,所遗留下来的冰碛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对象。第四纪冰期冰碛层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研究也最详尽。在第四纪内,依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冰期和间冰期,冰盖地区约分别占陆地表面积的30%和10%。但各大陆冰期的冰川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如欧洲大陆冰盖曾达北纬48°,而亚洲只达到北纬60°。由于气候变化随地区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冰期的划分有所不同。1909年,德国的A.彭克和E.布吕克纳研究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冰川沉积,划分和命名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随后,世界各地也都划分出相应的冰期和间冰期。 冲河期成因 [编辑本段]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心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认为银河系中物质分布不均,太阳通过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段时,降低了太阳的辐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专家称非人类或疾病使其一万年前消失 动植物特征 [编辑本段] 在一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北美大陆上到处都是巨兽的身影,如长毛的猛玛象、牙齿锋利的乳齿象、有着剑齿的猫科动物以及巨大的熊。但是几千年间,这些巨兽就纷纷走向灭绝。许多专家认为是人类杀害了这些巨兽,去年8月,本报以《人类消灭了冰河期巨兽?》为题也对此进行了报道。但5月11日出版的权威杂志《自然》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称,一万年前巨兽的灭绝是气候变化而非人类或疾病导致的。 人类营地没有猛犸象和野马尸骨 尸骨化石表明人类热衷于捕杀野牛和驼鹿,但是它们都幸存了下来 阿拉斯加大学的戴尔?古色雷等科学家对600块1.8万年前至9千年前的美洲野牛、驼鹿、麋鹿、猛玛象、野马和人类的骨头用放射性碳进行了日期标记,发现在人类的足迹踏上阿拉斯加和现在的加拿大育空地区之前,猛玛象和野马的数量正在急剧下降。然而,就在同一时期,野牛大量存在,驼鹿和麋鹿数量也在急剧上升。如果人类过度捕杀导致了巨兽的灭绝,应当首先捕杀体形小的鹿,为何野牛大量存在,而驼鹿和麋鹿数量反而急剧上升呢? 更为有趣的发现是,化石记录显示,人类更热衷于捕杀野牛和驼鹿,但是它们幸存了下来。古色雷说:“我想像人类可以捕杀任何他们能够捕杀的动物。但是人类的营地并没有任何的猛玛象和野马尸骨,恰恰相反,只有很多野牛和麋鹿的遗骸。” 猛玛象、野马等巨兽灭绝的原因是由于气候变暖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保存的花粉样本表明,气候的变化导致了这些动物的营养供给发生了变化。来自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认为,从更新世到全新世过渡时期,即晚更新世时期,气候由寒冷干旱变得温暖潮湿,矮草生长更加茂盛,接着出现了森林。在寒冷气候下生存得很好的猛玛象、野马等巨兽,就不能适应新的气候了。由于猛玛象和拉丁美洲马不能从森林中找到足够的食物,它们没能幸存下来。古色雷说:“在野马和猛玛象灭绝很久以前,野牛和麋鹿数量大增。惟一合理的解释是后者有大量的食物来源。” 古色雷还表示,化石记录使人们对一场大瘟疫导致猛玛象灭绝的说法产生怀疑。科学家曾认为致命性疾病会导致所有物种灭绝,但是化石记录上不能体现这一点。并且能够传染并导致多种物种死亡的疾病十分罕见,而且野牛、麋鹿和驼鹿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可以推断这种假设不成立。 专家观点 [编辑本段] 一些问题目前难以解决 尽管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巨兽灭绝的真正原因,但诸多证据表明,更新世大型动物群灭绝原因更有可能是人类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共同结果,而不是简单地归到其中一方。不过,要证明这一点,我们还需要知道各个大洲从何时起人口数量增长到足以影响大型动物群灭绝的地步,需要确定气候参数如何改变就会影响被捕猎动物的数量范围。为了搞清这一点,就需研究湖积物中大型动物粪便中的真菌孢子,并用DNA来模拟大型动物数量范围的变化。为了更细致地了解最后一次冰期转化是否不同于早期的冰期转化,就需要提高年代学研究水平,并重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气候。 各方争论 新结论引发三大争论 然而,新结论并没有达成大家的一致看法。一些科学家对这项研究成果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也许在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区猛玛象死于气候变化,但是在大陆的其他地区,人类的滥杀仍然是导致猛玛象灭绝的主要原因。 一、人类猎杀论 有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从西伯利亚首次进入北美大陆的时间是在大约12000年前,而猛玛象和野马大致在11500年前到12500年前之间灭亡,两个时间正好重合。因此有科学家推断饥饿的人类过度捕杀了这些哺乳动物,导致了它们的灭绝。 他们认为,如果气候改变是导致巨兽灭绝的主要因素,那么全世界各地的巨兽发生灭绝的时间就应当一致,因为气候改变对全球的影响是一样的。可是,不同地方的巨兽灭绝时间不尽相同,这表明只有人类迁徙各地的时间有先后才能合理地解释。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员大卫?斯德曼表示,温度变化在生物灭绝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许多动物物种更容易受到人类的攻击,人类的威胁甚至比气候改变的影响要大得多。 二、疾病灭绝论 一些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论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在以前的气候变化中,有时气候突变更为剧烈,猛玛象并未灭绝。显然气候的变化不是惟一的原因。同时,人类猎杀论也难以成立。因为,考古发现表明,猛玛象的聚集地很少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另一方面,当时(1.1万年前)人类的狩猎工具也极其简单,主要靠石器,围捕巨大强壮的猛犸象是相当冒险的。 今年2月的《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科学家在猛犸象的基因片段上发现有 病毒DNA,属于一种内生逆转录酶病毒。这种病毒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繁衍、进化,并仍然存活着,说明它对生物的基因染色体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发现为疾病灭绝论提供了支持。 三、综合因素论 一些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年代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生态学方面获得的证据验证认为,更新世大型动物群灭绝的原因应归结为人类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共同作用。他们认为,如果认为人类开始出现及其捕猎活动是导致一些大型动物群灭绝的原因则过于简单。实际上,有证据表明,过度捕猎(狭义上)是导致大型动物群灭绝的争论不适用于西欧、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甚至也不适用于澳洲和北美洲中部。如果没有晚更新世时期的气候变化,尽管有人类出现,阿拉斯加的马群、欧亚大陆的猛犸象和爱尔兰的巨鹿或许会生存更长时间。 最近获得的资料表明,人类加速了大型动物群的灭绝。但同时,人类对晚更新世时期的气候变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地球气候变迁的历史上,总是不停地有冰河时期和间冰期在交替出现,为地球增减衣裳,那么下一次的冰河时期将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呢?由于人们大量释放二氧化碳进入空中的结果,使得地球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状态,因此部分科学家大胆预言-冰河期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 比利时的两位科学家:Berger,A.和Loutre,M. F.早在30年前就已经注意到冰河期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单就上两次间冰期与冰河期的间隔为1万年做推算,这一次的间冰期已经持续了将近1万年了,也就是说冰河期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根据地球绕日轨道变化所造成地球气候有个125000年的变化周期推算,这一次的间冰期仍将持续7万年之久。虽然上述这两个推算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令人心寒的数据则是,不管冰期何时才会来,今天地表的二氧化碳量足足比地球最温暖的间冰期时还高了三分之一。而且这个值将在两百年之内加倍。由此看来,地球的情况似乎不妙。

5. 冰河期是怎么出现的出现了以后对我们有什么坏处

普林斯顿大学大学教授Daniel Sigman表示:“冰川期的原因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未贵问题,解释了改善对未来气候变化能力的人类预测的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是冰川循环的主要特征之一,但二氧化碳含量的原因仍然未知。国际团队领导普林斯顿大学和德国最大Planc化学研究所(MPIC)发现,在冰川期,南极海洋海面的变化使得储存在深海的二氧化碳。

SIGMAN说:“溢出驱动的大气二氧化碳变化是冰循环的核心因素,但其影响是存在的。例如,由南极上升流量引起的二氧化碳变化实际上延长了最温暖的气候,但不会让地球加速进入冰川期。“此外,新的发现对于如何预测全球变暖也很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温暖中,南极海洋从风力驱动的上升流量上升,这表明上升的流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加强。加强的南极上升流量可以加速海洋,以吸收来自全球变暖的热量,影响南极海洋和覆盖物的生物学条件。

6. 冰河时期是什么时候

自从地球诞生至今,每隔数万年左右,地球上的气温就会经历一次温暖期与冰河期的循环.根据地质学上的资料,在80万年内就发生了30次以上.两次冰河时期之间,地球的气温较暖和,称为间冰期.因此,地球的气候是以缓慢的速度逐渐的变化,并非一成不变的.
其中最著名的,时间较久四次冰河时期,其名称列于下:
鄱阳冰期 137-150万年前
大姑冰期 105-120万年前
庐山冰期 10-32万年前
大理冰期 1-11万年前
冰河时期来临时,会使得全球气温下降,每次冰河时期,南极的温度会比现在的温度下降摄氏约11度左右.由于大量的海水结冰,因此会使海平面缩小,陆地面积扩张.同时热带与亚热带的面积也会缩小.
地球的气候不断重复冰期与暖期的循环,严寒的冰期大约持续10万年后就会出现1万年的暖期.目前地球正处于暖期,并已经持续了大约1.5万年.现阶段的暖期与以前最大不同就是目前处于忽冷忽热的跳跃期.因此,科学家认为,根据跳跃的非线性规则来分析,并用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人类没有理由忽视全球可能突然变冷的警告.欧洲可能将是地球上最先变冷的地区.

7. 什么是小冰河时期,为何地球会发生冰川期和小冰河时期

关于气候这个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我们人类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然而就在最近,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的相关报告指出太阳活动将有可能达到近20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即将降温。

但是真正适合人类聚集的只有核发电厂及地热产生地,我们可以通过融化河冰和采集地下水获得水源,通过供热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维持少量的圈养动物,并在一定程度上重构工业体系。

我们应该清楚恶劣的环境和工业供给根本不可能维持绝大部分人类的生存,因此到时候全球人口肯定会大幅减少,政治及社会体系也会变得更为简单。

8. 冰河时期是什么时候

冰河时期时间可以维持超过一百万年,地球形成以来冰河时期曾出现过十一次,上一个冰河时期称为“大冰河时代”,发生于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结束于一万年前,当时地球约三分之一的陆地被覆盖在240米厚的冰层下。

拓展资料

冰河时期(Ice Age)又称冰川期,指地球在某些年代里陆地和海洋都被冰层覆盖的时期这些冰封地带比现在受冰封的地域广阔得多。在冰河时期,冰层覆盖了世界上大片土地,这些地区的气候非常寒冷;海洋里有很多冰块,地面也凝结了厚厚的冰。同时,由于较多水分储在冰块中,各地的海平面便较低了。

冰河时期期间,温度下降,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植物相和生物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因此面临灭亡或被迫迁移,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幸存下来。

冰河时期,在欧洲、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很多地方都有大片冰雪覆盖,而现在的冰帽和冰层就是那时剩下来的。冰层的移动改变了陆地。冰层把大片的岩石刮光,刮下来的石屑就堆积在冰层边缘,称为冰碛。

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

大冰期的出现有1.5亿年的周期。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心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9. 地球有多少个冰河时期,什么时候

5亿年来的纪录显示现今和最近的两次大冰期地球史上主要有四次的大冰期。其中8亿~6亿年前的成冰纪可能是地球史上最严峻的冰期,当时可能整个地球都被冰层所覆盖。而该冰期的结束可能间接促成了后来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但这个理论仍有争议。四次大冰期:1.卡鲁冰期Karoo3亿6千万年前至2亿6千万年前石炭纪和二叠纪古生代2.安第-撒哈拉冰期Andean-Saharan4亿5千万年前至4亿2千万年前奥陶纪和志留纪古生代3.瓦兰吉尔冰期Cryogenian(orSturtian-Varangian)8亿年前至6亿3千5百万年前成冰纪元古宙4.休伦冰期Huronian24亿年前至21亿年前成铁纪和层侵纪元古宙更新世冰期:65万年来南极洲的冰蕊所记录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而划分的冰期/间冰期周期距离现代较近的更新世冰期的间冰期约为4万年,而后缩短为1万年。上一次冰河期是约1万年前。1.沃姆冰期Würm冰河期11万年前至1万2千年前MIS2-4&2.里斯-沃姆间冰期Riss-Würm间冰期13万年前至11万年前MIS5e3.里斯冰期Riss冰河期20万年前至13万年前MIS64.民德-里斯间冰期Mindel-Riss间冰期(s)30/38万年前至20万年前MIS75.民德冰期Mindel冰河期(s)45万5千年前至30/38万年前6.古萨-民德间冰期Günz-Mindel间冰期(s)62万年前至45万5千年前7.古萨冰期Günz冰河期68万年前至62万年前8.Waalian间冰期54万年前至47万年前9.多瑙第二冰期DonauII冰河期55万年前至54万年前10.Tiglian间冰期58万5千年前至55万年前11.多瑙第一冰期DonauI冰河期60万年前至58万5千年前12.Pastonianinterglacial间冰期80万年前至60万年前MIS6313.Pre-Pastonianglaciation冰河期130万年前至80万年前14.BramertonianInterglacial间冰期155万年前至130万年前

10. 什么是冰河期冰河期怎么形成的

冰河期是指陆地和海洋都被冰层覆盖的时期,冰河期是怎么形成的,到现在科学家们都没有提出正确的说法,直到现在冰河期的形成都是一个谜。

冰河期有着不同的大小规模,不同规模的冰期有着不同的时间,但是科学家们都一致认为是受到地球的不规格运动所导致的,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有人知道。在历史上发生冰河期的次数很少,人们屈指可数,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冰河期的再次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