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指期货是如何定价的
对股票指数期货进行理论上的定价,是投资者做出买入或卖出合约决策的重要依据。股指期货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证券的价格,而这种证券就是这上指数所涵盖的股票所构成的投资组合。 同其它金融工具的定价一样,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但是有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由于市场套利活动的存在,期货的真实价格应该与理论价格保持一致,至少在趋势上是这样的。 为说明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原理,我们假设投资者既进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进行股票现货交易,并假定:
(1)投资者首先构造出一个与股市指数完全一致的投资组合(即二者在组合比例、股指的"价值"与股票组合的市值方面都完全一致);
(2)投资者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很方便地借款用于投资;
(3)卖出一份股指期货合约;
(4)持有股票组合至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日,再将所收到的所有股息用于投资;
(5)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立即全部卖出股票组合;
(6)对股指期货合约进行现金结算;
(7)用卖出股票和平仓的期货合约收入来偿还原先的借款。 假定在1999年10月27日某种股票市场指数为点,每个点"值"25美元,指数的面值为66745美元,股指期货价格为2696点,股息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年3月到期的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为2696点,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2000年的3月19日,投资的持有期为143天,市场上借贷资金的预期年化利率为6%。再假设该指数在5个月期间内上升了,并且在3月19日收盘时收在2900点,即该指数上升了这时,按照我们的假设,股票组合的价值也会上升同样的幅度,达到72500美元。 按照期货交易的一般原理,这位投资者在指数期货上的投资将会出现损失,因为市场指数从2696点的期货价格上升至2900点的市场价格,上升了204点,则损失额是5100美元。
然而投资者还在现货股票市场上进行了投资,由于股票价格的上升得到的净预期年化收益为(72500-66745)=5755美元,在这期间获得的股息收入大约为美元,两项收入合计美元。 再看一下其借款成本。在预期年化利率为6%的条件下,借得66745美元,期限143天,所付的利息大约是1569美元,再加上投资期货的损失5100美元,两项合计6669美元。 在上述安全例中,简单比较一下投资者的盈利和损失,就会发现无论是投资于股指期货市场,还是投资于股票现货市场,投资者都没有获得多少额外的预期年化收益。换句话说,在上述股指期货价格下,投资者无风险套利不会成功,因此,这个价格是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价格。 由此可见,对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F)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现货市场上的市场指数(I)、得在金融市场上的借款预期年化利率(R)、股票市场上股息预期年化收益率(D)。即: F=I+I×(R-D)=I×(1-R+D)
其中R是指年预期年化利率,D是指年股息预期年化收益率,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如果持有投资的期限不足一年,则相应的进行调整。 现在我们顺过头来,用刚才给出股票指数期货价格公式计算在上例给定预期年化利率和股息率条件下的股指期货价格: F=×(6%×143/365=同样需要指出的是,上面公式给出的是在前面假设条件下的指数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在现实生活中要全部满足上述假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再高明的投资者要想构造一个完全与股市指数结构一致的投资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当证券市场规模越大时更是如此;其,在短期内进行股票现货交易,往往使得交易成本较大;第三,由于各国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着差异,如在我国就不允许卖空股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指数期货交易的效率;第四,股息预期年化收益率在实际市场上是很难得到的,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场在股息政策上(如发放股息的时机、方式等)都会不同,并且股票指数中的每只股票发放股利的数量和时间也是不确定的,这必然影响到正确判定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 从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实践来看,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往往会偏离理论价格。当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大于理论股指期货价格时,投资者可以通过买进股指所涉及的股票,并卖空股指期货而牟利;反之,投资者可以通过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而牟利。这种交易策略称作指数套利(Index Arbitrage)。然而,在成离市场中,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的偏离,总处于一定的幅度内。例如,美国S&P500指数期货的价格,通常位于其理论值的上下幅度内,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套利的情况。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只要了解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指数、无风险预期年化利率、红预期年化利率、到期前时间长短有关。股指期货的价格基本是围绕现货指数价格上下波动,如果无风险预期年化利率高于红预期年化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将高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价格相对于现货指数出现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无风险预期年化利率小于红预期年化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低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相对与现货指数出现贴水幅度越大。
以上所说的是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套利是有成本的,因此股指期货的合理价格实际是围绕股票指数现货价格的一个区间。只有在价格落到区间以外时,才会引发套利。
Ⅱ 商品期货合约的价值计算
合约价合主要在计算保证金上。合约价值*期货公司保证金率=期货保证金。透支的情况就是保证金不足。合约价值计算很简单,就是当前合约的交易价格*交易单位。主要行情软件里,查看合约走势图上,一般均有单位显示,提示投资者每手交易单位的大小。
期货合约的计算公式
当日损益=(卖出成交价-当日结算价)*卖出量+(当日结算价-买入成交价)*最后买入量+(前一交易日结算价-前一当日结算价)*(前一交易日卖出持仓量-前一交易日买入持仓期货),期货是保证金制,保证金一般为期货,合约价值的10%,合约价值为当日结算价。
当日交易保证金=当日结算价*当日交易后持仓总金额*交易保证金比率。这两个公式显示了期货公司如何在当日交易后收集客户持仓部分的损益结算和保证金(不考虑当日客户开仓和平仓时当天交易的损益)。
合约价值等于期货股价指数乘以乘数,因此合约价值在期货股价指数和合约乘数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合约乘数越大,合约价值就意味着股指的期货合约价值越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合约价值随着标的指数而增加,期货的合约价值也是如此。当合约价值在期货, 恒指,推出时,合约价值但健康指数低于2000点(合约乘数为50港元),因此期货的合约价值不超过10万港元。恒生指数2009年合约价值超过2000点,恒指期货合约价值超过100万港元。
近年来,为了吸引投资者参与股指交易,期货合约价值海外期货市场纷纷推出迷你股指期货合约,降低了单一期货合约的价值。合约价值有助于减少投资者对期货股指的参与,因此期货迷你股指流动性水平高,交易选举活跃。
期货合约的解释
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设计并且经过批准上市的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的持有人可以通过接受现货或对冲交易来履行或履行其合约义务。
期货合同是指期货证券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同,规定在未来特定时间和地点交付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货物。它是期货交易的对象,期货交易参与者正在期货证券交易所交易期货合约,以转移价格风险并获得风险回报。期货合同是在即期合同和远期合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期货合同条款的规范化。
在期货市场交易的期货合约在标的物的数量、质量等级和交割等级、替代品的溢价标准、交割地点和交割月份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这使得期货合约具有了普遍性。在期货合约中,只有期货价格是唯一的变量,它是由交易中的公开竞价产生的。
Ⅲ 股指期货计算题,急!!!!!要公式及过程
12月份股指期货理论价格=S(t)*[1+(r-d)*(T-t)/365]
此题中,S(t)=1953.12,
r=4.8%,
d=2.75%,
而时间段为11月19到12月19,正好为一个月,所以(T-t)/365可以直接用1/12替代
∴
12月份股指期货理论价格=1953.12*[1+(4.8%-2.75%)*1/12]≈1956.4
然后用1956.4分别乘以
一:双边手续费0.3%+印花税0.1%+股票买卖冲击成本成交金额0.5%
二:模拟指数跟踪误差0.2%
三:借贷利差成本0.3%
把这三项分别的乘积相加之后再加流转税计算题上双边手续费0.2和买入和卖出个人所得税计算题的冲击成本0.2,得到约等于27.8,用1956.4加减这个数就是企业所得税计算题无套利区间范围。
我专门再用数学公式给您演算一遍,27.8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1956.4*(0.3%+0.1%+0.5%)+1956.4*0.2%+1956.4*0.3%+0.2+0.2
=17.6076+3.9128+5.8692+0.2+0.2
=27.7896
≈27.8
最后区间为(1956.4-27.8至1956.4+27.8)
就是楼主题目中的答案(1928.6,
1984.2)
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您!
Ⅳ 股指期货的计算标准 上证50期指结算价计算方法
现在股指期货的发展特别迅速,上证50期指也随之兴起,上证50期指结算价和股指期货的盈利机会也不在少数。那么股指期货和上证50期指的盈亏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有没有一个合理计算上证50期指的标准?下面是上证50期指结算价和股指期货的盈亏计算标准,以供所有投资者参考了解。
期货合约以当日结算价作为计算当日盈亏的依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日盈亏在当日结算时进行划转,盈利划入结算准备金,亏损从结算准备金中划出。合约采用现金交割方式。合约的交割手续费标准为交割金额的万分之一。
当日盈亏=Σ[(当日结算价-买入成交价)×买入量]+Σ[(卖出成交价-当日结算价)×卖出量]+(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当日结算价)×(上一交易日卖出持仓量-上一交易日买入持仓量)
举例说明。某投资者在上一交易日持有沪深股指期货合约10手多头持仓,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为3200点。当日该投资者以3210点的成交价卖出平仓5手,又以3205点的成交价买入该合约8手多头持仓,当日结算价为3215点,则当日盈亏具体计算如下:
当日盈亏=(3215-3205)×(8+3210-3215)×5+(3200-3215)×(0-10)=205点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合约乘数为300元/点,合约的交割结算价为最后交易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则该投资者的当日盈亏为205 点×300 元/点=61,500元。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上证50期指结算价当日盈亏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调整市值=Σ(市价×调整股数)。以2015-04-27的点数3357来计算1手所需的资金:3357*300元*1手*10%≈10W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Ⅳ 期货价格怎么算出来的
期货价格是指期货市场上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形成的期货合约标的物的价格。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
如果对应资产是一个支付现金股息的股票组合,那么购买期货合约的一方因没有马上持有这个股票组合而没有收到股息。相反,合约卖方因持有对应股票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减少了其持仓成本。因此期货价格要向下调整相当于股息的幅度。结果期货价格是净持仓成本即融资成本减去对应资产收益的函数。即有: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股息收益
一般地,当融资成本和股息收益用连续复利表示时,指数期货定价公式为:
F=Se^(r-q)(T-t)
其中:
F=期货合约在时间t时的价值;
S=期货合约标的资产在时间t时的价值;
r=对时刻T到期的一项投资,时刻t是以连续复利计算的无风险利率(%);
q=股息收益率,以连续复利计(%);
T=期货合约到期时间(年)
t=时间(年)
考虑一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3个月期货合约。假设用来计算指数的股票股息收益率换算为连续复利每年3%,标普500指数现值为400,连续复利的无风险利率为每年8%。这里r=0.08,S=400,T-t=0.25,q=0.03,期货价格F为:
F=400e^(0.05)(0.25)=405
我们将这个均衡期货价格叫理论期货价格,实际中由于模型假设的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因此可能偏离理论价格。但如果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实证分析已经证明实际的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没有显著差异。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