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英国首相卡梅伦
扩展阅读
股票账户的基金如何赎回 2025-04-23 15:18:46

英国首相卡梅伦

发布时间: 2023-03-14 10:50:53

❶ 卡梅伦是什么党

戴维·卡梅伦(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1966年10月9日-)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具有纯正的英国王室血统,是英国保守党的政治明星,2001年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2005年在年仅39岁时成为英国保守党领袖,2010年5月11日起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也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2010年11月9日,戴维·卡梅伦将展开为期两天的访华之旅,这是他2010年5月就任以来首次对中国进行访问。而此次卡梅伦所率的访华代表团,也被称为是“史上最为豪华”。

1988年,在牛津大学毕业后,进入英国保守党政策研究部工作。
1991年,被借调到唐宁街10号,为时任保守党领袖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工作,并受到赞赏;不久后被任命为研究部政治组组长。 骑自行车上班的卡梅伦,宣传环保意识
1992年,英国大选期间,卡梅伦担任保守党竞选策略专家,负责经济事务。保守党赢得大选后,他被擢升为财政大臣诺曼·拉蒙特的特别顾问。
1993年,被当时的保守党领袖迈克尔·霍华德看中,调到英国内政部任职。
1994年7月,卡梅伦离开政府部门,进入卡尔顿传播公司(Calton Communications),这是一家经营收费数码电视广播的企业,卡梅伦成为公共关系部主管,直到2001年2月成为国会议员之后辞职。
1996年,与贵族的女儿珊曼莎结婚。
1997年,参加斯坦福(Stafford)区的国会选区议员选举落败。
2001年,竞逐牛津郡维特尼区(Witney)的国会议员席位成功,并成为下议院内政事务特别委员会成员。
2003年6月,担任影子内阁的枢密院办事处部长。 卡梅伦伉俪在唐宁街10号门前
2003年11月,在霍华德成为保守党领袖后,卡梅伦出任保守党副领袖。
2004年,担任保守党政策协调主管并兼任反对党地方政府事务发言人。
2004年,担任影子内阁政策事务主管。
2005年,担任影子内阁教育大臣。
2005年12月,当保守党在大选失利后,霍华德辞去党领袖职务;卡梅伦竞选保守党领袖并获得成功,时年39岁。
2006年,被英国传媒拍摄到自行车上班,但有汽车跟随,其公文包放在汽车内,传媒指责他并不那么环保。[4]
2010年5月11日,宣誓就职英国首相。
2010年1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

❷ 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威廉王子是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
戴维·威廉·唐纳德·卡梅伦(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1966年10月9日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中上阶级家庭,父亲曾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一位准男爵(Sir William Mount,2nd Baronet)的女儿,曾任太平绅士(Justice of the Peace)。卡梅伦家族源自苏格兰高地的印威内斯,是英国国王威廉四世和其情妇的直系后代,在英国金融界有很长的历史,祖辈有很多成员担任股票经纪或金融投资工作。
戴维·卡梅伦是英国保守党的政治明星,2001年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2005年在年仅39岁时成为英国保守党领袖,2010年5月11日起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是英国自1812年罗伯特·班克斯·詹金逊以来最年轻的首相。2010年11月9日,戴维·卡梅伦展开为期两天的首次访华之旅。2015年3月11日,戴维·卡梅伦在各国领导人工资中,排名第五位。
2015年5月8日,英国大选计票完毕,执政保守党大获全胜,赢得过半议会席位,首相卡梅伦成功连任。
2016年6月24日,英国通过民主投票宣布脱离欧盟后,卡梅伦宣布将辞职。 7月13日,卡梅伦正式卸任英国首相。 9月12日,卡梅伦宣布辞去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职务,彻底退出英国政坛。
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全名是威廉·亚瑟·菲利浦·路易斯·蒙巴顿-温莎,王储威尔士亲王查尔斯与原配妻子戴安娜王妃的长子,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排行第三的孙辈。仅次于自己的父亲,威廉王子是英国王位第二号继承人。
2006年1月,威廉王子进入位于桑赫斯特的英国陆军军官学院,开始其44周的军事生涯。2011年4月29日,与凯特·米德尔顿在皇家专属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婚礼。2015年3月1日起,威廉王子访华,访问北京、上海及云南三地。

❸ 英国脱欧成定局,卡梅伦为何辞职

就是因为脱欧成了定局,卡梅伦才不得不辞职。


整个事件中,卡梅伦一直是反对脱欧的一派,而是否脱欧是整个英国全国人民的投票决定的。
卡梅伦支持的是反对脱欧,而投票结果是超过一半的民众支持脱欧。


这一结果、对于卡梅伦所在的政治团体来说、已经失去了绝对的话语权。卡梅伦作为英国首相,国家超过一半的民众都反对了他的决议,那么、辞职这件事,在投票结束后就已经成了定局。

❹ 卡梅伦为啥要辞职

英国脱欧公投获得通过,卡梅伦辞去首相职务。

卡梅伦2013年提出英国脱欧公投计划,整个事情是卡梅伦牵头的,卡梅伦也因此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洲联盟举行全民公投。24日清晨,完整的计票结果出炉,出乎几乎所有人的预料,支持脱欧的票数过半,脱欧派阵营获胜。

2016年6月24日早晨8时,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发表讲话。卡梅伦在讲话中宣布辞职。他说,英国人决定走另外一条道路,所以需要一名新的首相。他没有就离职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但暗示今年10月保守党大会前会“让位”给新的首相人选。

(4)英国首相卡梅伦扩展阅读

欧盟25国首脑于2004年10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的首部宪法条约,旨在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发展。按照原定计划,《欧盟宪法条约》将在所有成员国批准后,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生效。然而,《欧盟宪法条约》却先后遭到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的否决,使得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宪法条约陷入困境。

2007年10月19日,欧盟各国领导人在里斯本就新条约文本达成一致,并将之定名为《里斯本条约》,条约获得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的批准。

《里斯本条约》的第50条——退出条款,里约在马约的“最终规定”一编中,规定“任何成员国可以根据本身的制宪要求,决定退出联盟”,并制定了实施程序。这是欧盟以往所有条约中未曾有过的规定,是一种体制性改革。

❺ 英国首相卡梅伦简历

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5月11日晚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成为英国新一届首相,卡梅伦的履新同时宣告了英国工党连续13年执政的结束。此前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就结成议会中的多数联盟达成了协议。

在工党领袖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在充满感情的告别仪式上离职之际,卡梅伦准备与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领导的自由民主党组建联盟政府。

43岁的卡梅伦是自1812年利物浦勋爵(Lord Liverpool)以来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卡梅伦入主唐宁街,意味着保守党自1997年以来首次重掌政权,当时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的工党以历史性的压倒多数击败了约翰•梅杰(John Major)领导的保守党政府。然而,卡梅伦的首相任期将面临巨大挑战。

他将不得不管理30多年来英国首次出现的两党合作关系。他还将面对通过削减支出和加税来控制英国巨大的公共财政的艰巨任务。

戴维·卡梅伦 介绍

戴维·卡梅伦戴维·卡梅伦(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1966年10月9日-,英国政治人物(政治家),英国保守党领袖,现任英国首相。他是英国近二百年来最年轻的首相。

中文名: 戴维·威廉·唐纳德·卡梅伦

外文名: 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

国籍: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the United Kingdom)

出生地: 英国伦敦

出生日期: 1966年10月9日

职业: 英国首相

毕业院校: 伊顿公学、牛津大学

信仰: 英国国教 (Anglicanism)( The Church of England understands itself to be both Catholic and Reformed).

个人履历

戴维·卡梅伦出生在一个英国贵族家庭,是国王威廉四世的直系后裔。父亲曾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戴维·卡梅伦母亲则是一位从男爵的女儿;家中兄弟姐妹一共四人。卡梅伦出生于伦敦,在英格兰东南部的伯克郡长大。

卡梅伦家族源自苏格兰高地的印威内斯,在英国金融界有很长的历史。他的祖父曾到芝加哥做生意,于1880年回到苏格兰;父亲伊恩·卡梅伦就出生在苏格兰阿伯丁郡。

戴维·卡梅伦毕业于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在上学期间,曾因吸食大麻,受到被关禁闭一星期的惩罚。在最终通过牛津大学入学考试,并获得牛津大学布雷齐诺斯学院的录取通知后,卡梅伦办理了9个月休学。前三个月,他在教父、保守党议员提姆·拉斯波恩的办公室,从事研究工作,并列席了很多下议院的辩论会。而后,又通过父亲的关系,在香港怡和洋行工作了三个月。

1985年9月,戴维·卡梅伦正式进入布雷齐诺斯学院,修读哲学、政治与经济。在大学期间,他很少参加政治活动,但却是以狂饮和行为放荡不羁而著称的“布灵登俱乐部”的成员,也曾是学院网球队的队长。1988年,卡梅伦以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的成绩大学毕业。现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是他的大学同学

从政之路

大学毕业后,卡梅伦进入保守党政策研究部工作。1991年,借调到唐宁街10号,为时任保守党领戴维·卡梅伦袖、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工作,并受到赞赏;很快被任命为研究部政治组组长。1992年英国大选期间,卡梅伦一直扮演保守党竞选策略专家的角色,并具体负责经济事务。保守党再次赢得大选胜利后,他被擢升为财政大臣诺曼·拉蒙特的特别顾问。一年后,拉蒙特被解职;卡梅伦被迈克尔·霍华德看中,调到内政部任职。

1994年,卡梅伦离开政府部门,进入卡尔顿传播公司,成为公司董事长迈克尔·格林手下的公共关系部门的主管。1997年,他参加Stafford区的国会选区议员选举落败。2001年,他竞逐Witney的席位成功,并成为下议院内政事物特别委员会的成员。仅仅两年后,即2003年6月,卡梅伦就被任为影子内阁的枢密院办事处部长;同年11月,在迈克尔·霍华德成为保守党领袖后,卡梅伦出任副领袖。此后,他还曾兼任反对党地方政府事务发言人、影子内阁政策事务主管、影子内阁教育大臣等职。当保守党在2005年英国大选再次失利后,迈克尔·霍华德宣布辞去领袖职务;卡梅伦决心竞选保守党领袖,并最终当选,时年41岁。

保守党领袖

为了体现保守党新形象,卡梅伦在党领袖的第一天,便出访了“伊斯特塞得青年领袖学院”——一戴维·卡梅伦登上时代周刊个旨在培养来自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青年们的领导潜质的学校。他还登上《时代周刊》2008年9月刊的封面;并被英国《每日邮报》称为,“未来的首相”。

接任首相

2009年6月,戈登·布朗领导的工党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下跌,卡梅隆曾呼吁举行临时大选。2010年4月6日,英国宣布解散议会,大选于5月6日举行。在经济危机和政治丑闻的双重背景下,这次大选被认为是自1992年以来,英国最激烈的一场选举。结果虽然保守党获胜,但未能取得过半数议席。由于执政工党未能成功与自由民主党合组联合政府,2010年5月11日伦敦时间晚上7时,戈登·布朗向英女王辞职,并举荐作为反对党领袖的戴维·卡梅伦筹组新政府。在觐见女王后,戴维·卡梅伦接任英国首相,并于7时45分于唐宁街10号门外召开记者会。

家庭

1996年,卡梅伦迎娶贵族之女珊曼莎(Samantha Sheffield),珊曼莎从小在占地300英亩的庄园长大,不仅外型卡梅伦与夫人萨曼莎出众,气质高雅,同时在英国高级文具公司Smythson"s担任创意总监,面对媒体,她总是轻声细语,笑脸迎人。

2002年长子伊凡(Ivan)出生,但他不幸罹患脑瘫和癫痫,需要24小时照护,之后卡梅伦与珊曼莎分别于2005年育有长女南茜(Nancy),2007年育有次子亚瑟(Arthur),。

2009年2月,患有脑瘫和癫痫的长子伊万·卡梅伦不幸夭折,年仅6岁。

2010年9月,卡梅伦夫妇即将迎接他们的第4个孩子,他们也将是自布莱尔夫妇后,第1对任内生育的首相。

❻ 英国首相卡梅伦是第几代

戴维·卡梅伦是第75任英国首相。

1、罗伯特·沃波尔(Robert Walpole)1721年4月4日—1742年2月11日 辉格党
2、斯潘塞·康普敦(Spencer Compton)1742年2月16日—1743年7月2日 辉格党
3、亨利·佩尔汉姆(Henry Pelham)1743年8月27日—1754年3月7日 辉格党
4、托马斯·佩勒姆-霍利斯(Thomas Pelham-Holles)1754年3月16日—1756年11月16日 辉格党
5、威廉·卡文迪什(William Cavendish)1756年11月16日—1757年6月25日 辉格党
6、托马斯·佩勒姆-霍利斯(Thomas Pelham-Holles)1757年7月2日—1762年5月26日 辉格党
7、约翰·斯图亚特(John Stuart)1762年5月26日—1763年4月16日 托利党
8、乔治·格伦维尔(George Grenville)1763年4月16日—1765年7月13日 辉格党
9、查尔斯·沃森-文特沃斯(Charles Watson-Wentworth)1765年7月13日—1766年7月30日 辉格党
10、老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Elder’)1766年7月30日—1768年10月14日 辉格党
11、奥古斯都·亨利·菲茨罗伊(Augustus Henry FitzRoy)1768年10月14日—1770年1月28日 辉格党
12、腓特烈·诺斯(Frederick North)1770年1月28日—1782年3月22日 托利党
13、查尔斯·沃森-文特沃斯(Charles Watson-Wentworth)1782年3月27日—1782年7月1日 辉格党
14、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782年7月4日—1783年4月2日 辉格党
15、威廉·卡文迪许·本廷克(William Cavendish-Bentinck)1783年4月2日—1783年12月19日 托利党/福克斯-诺斯联合内阁
16、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1783年12月19日—1801年3月14日 托利党
17、亨利·阿丁顿(Henry Addington)1801年3月17日—1804年5月10日 托利党
18、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1804年5月10日—1806年1月23日 托利党
19、威廉·温德姆·格伦维尔(William Wyndham Grenville)1806年2月11日—1807年3月31日 辉格党/贤能人士联合内阁
20、威廉·卡文迪许·本廷克(William Cavendish-Bentinck)1807年3月31日—1809年10月4日 托利党
21、斯潘塞·帕西瓦尔(Spencer Perceval)1809年10月4日—1812年5月11日 托利党
22、查尔斯·詹金逊(Charles Jenkinson)1812年6月9日—1827年4月10日 托利党
23、乔治·坎宁(George Canning)1827年4月10日—1827年8月8日 托利党
24、弗雷德里克·约翰·罗宾逊(Frederick John Robinson)1827年8月31日—1828年1月22日 托利党
25、亚瑟·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1828年1月22日—1830年11月22日 托利党
26、查尔斯·格雷(Charles Grey)1830年11月22日—1834年7月16日 辉格党
27、威廉·兰柏(William Lamb)1834年7月16日—1834年11月17日 辉格党
28、阿瑟·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1834年11月17日—1834年12月9日 保守党
29、罗伯特·皮尔(Robert Peel)1834年12月10日—1835年4月18日 保守党
30、威廉·兰柏(William Lamb)1835年4月18日—1841年8月30日 辉格党
31、罗伯特·皮尔(Robert Peel)1841年8月30日—1846年6月30日 保守党
32、约翰·罗素(Lord John Russell)1846年6月30日—1852年2月23日 辉格党
33、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Edward Smith-Stanley)1852年2月23日—1852年12月19日 保守党
34、乔治·汉密尔顿-戈登(George Hamilton-Gordon)1852年12月19日—1855年2月6日 皮尔派保守党/联合内阁
35、亨利·约翰·坦普尔(Henry John Temple)1855年2月6日—1858年2月20日 辉格党
36、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Edward Smith-Stanley)1858年2月20日—1859年6月12日 保守党
37、亨利·约翰·坦普尔(Henry John Temple)1859年6月12日—1865年10月18日 自由党
38、约翰·罗素(Lord John Russell)1865年10月29日—1866年6月28日 自由党
39、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Edward Smith-Stanley)1866年6月28日—1868年2月27日 保守党
40、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1868年2月27日—1868年12月3日 保守党
41、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68年12月3日—1874年2月20日 自由党
42、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1874年2月20日—1880年4月23日 保守党
43、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80年4月23日—1885年6月23日 自由党
44、罗伯特·塞西尔(Robert Gascoyne-Cecil)1885年6月23日—1886年2月1日 保守党
45、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86年2月1日—1886年7月25日 自由党
46、罗伯特·塞西尔(Robert Gascoyne-Cecil)1886年8月3日—1892年8月15日 保守党
47、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92年8月15日—1894年3月5日 自由党
48、阿奇博尔德·普里姆罗斯(Archibald Primrose)1894年3月5日—1895年6月25日 自由党
49、罗伯特·塞西尔(Robert Gascoyne-Cecil)1895年6月25日—1902年7月12日 保守党
50、亚瑟·贝尔福(Arthur Balfour)1902年7月12日—1905年12月5日 保守党
51、亨利·坎贝尔-班纳文(Henry Campbell-Bannerman)1905年12月5日—1908年4月7日 自由党
52、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Herbert Henry Asquith)1908年4月7日—1916年12月7日 自由党
53、戴维·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1916年12月7日—1922年10月23日 自由党
54、安德鲁·伯纳尔·劳(Andrew Bonar Law)1922年10月23日—1923年5月22日 保守党
55、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1923年5月22日—1924年1月22日 保守党
56、拉姆齐·麦克唐纳(Ramsay MacDonald)1924年1月22日—1924年11月4日 英国工党
57、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1924年11月4日—1929年6月5日 保守党
58、拉姆齐·麦克唐纳(Ramsay MacDonald)1929年6月5日—1935年6月7日 英国工党/国家工党
59、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1935年6月7日—1937年5月28日 保守党
60、阿瑟·尼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1937年5月28日—1940年5月10日 保守党
61、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940年5月10日—1945年7月26日 保守党/联合内阁
62、克莱门特·艾德礼(Clement Attlee)1945年7月26日—1951年10月26日 工党
63、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951年10月26日—1955年4月6日 保守党
64、安东尼·艾登(Anthony Eden)1955年4月6日—1957年1月10日 保守党
65、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1957年1月10日—1963年10月19日 保守党
66、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Alec Douglas-Home)1963年10月19日—1964年10月16日 保守党
67、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1964年10月16日—1970年6月19日 工党
68、爱德华·希思(Edward Heath)1970年6月19日—1974年3月4日 保守党
69、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1974年3月4日—1976年4月5日 工党
70、詹姆斯·卡拉汉(James Callaghan)1976年4月5日—1979年5月4日 工党
71、玛格利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1979年5月4日—1990年11月28日 保守党
72、约翰·梅杰(John Major)1990年11月28日—1997年5月2日 保守党
73、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1997年5月2日—2007年6月27日 工党
74、戈登·布朗(Gordon Brown)2007年6月27日—2010年5月11日 工党
75、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2010年5月11日—2016年7月13日 保守党/联合内阁
76、特雷莎·梅(Theresa May)2016年7月13日—今 保守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