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有哪些灵猫科,鼬科,鬣狗科的动物
你好!洞改启
中国有五种灵猫科动物:大灵猫、小灵歼中猫、花面狸(果子狸)、食蟹獴和爪哇獴。
鼬科就有很多种了:如黄鼬(黄鼠狼)、水獭、紫貂、狗獾、猪獾和鼬獾,等等。
鬣狗科的没有,只有化石的。
补充纳如:我国还有两种原本分布范围小而且已濒危的两种灵猫科动物:熊狸和缟灵猫,现只在云南有。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⑵ 大斑灵猫的灵猫介绍
灵猫科(拉丁文学名:viverridae):食肉目的一科。体型较大细长,后足仅具4趾,四肢短,具腺囊,臼齿2/2,上臼齿横生,其内叶较外缘为狭。共35属72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其中非洲灵猫、大灵猫和小灵猫及大斑灵猫以产灵猫香闻名世界。
中国产5种灵猫,其中大灵猫和小灵猫已有人工饲养,并获取灵猫香。大灵猫身体大肆行小似家犬,体长67-82厘米,体重5-8千克;尾细长,约37-47厘米;吻长而尖;全身灰棕色,背中央有1条黑色长鬣毛形成的背中线;颈下有3条黑白相间的颈纹;尘碧四肢极短,呈暗褐色;尾上有6个黑白相间的尾环。雌雄性在会阴部均有发达的芳香腺囊分泌灵猫香,雄性的灵猫香产量比雌性多1倍以上。大灵猫在活动中经常举尾把腺囊的泌香擦抹在小树桩或石块棱角上,作为它所占据领域的标志。
灵猫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7巨环酮──灵猫酮,是配制高级香精必不可少的定香剂。小灵猫身体裂兄哗小,仅及大灵猫之半,类似家猫;全身棕黄,遍体具棕黑色斑点,尾上亦有环。小灵猫亦具发达的芳香腺。灵猫类动物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边缘,以岩洞和树洞为巢。夜行性,白天多卧伏在灌丛中休息,清晨和黄昏常到溪旁、村边或耕地觅食。捕食小鼠、小鸟、青蛙、鱼、蟹、昆虫,兼吃植物果实。大灵猫每年春天交配,怀孕期约70天,每产2-4仔。小灵猫在春季和秋季交配,夏末或冬初产仔。
⑶ 灵猫科动物有哪些种类
灵猫科属于食肉动物,它以捕猎而闻名。这些像猫一样的动物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捕食昆虫、蝎子和小型脊椎动物。
小灵猫
食肉目灵猫科,全身棕色,背部有5条连续或断续的黑色纵纹或斑点。四肢和足深褐色,尾棕黄色,有6~8条棕黑色尾环。雌性有乳头3对,多在5~6月产仔,每胎产4~5仔。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灵猫别名“香狸”、“笔猫”。因它的针毛坚挺,富有弹性,适于制笔,故而有“笔猫”之称。栖息于茂密的山林、平原、灌丛和农田。过独栖生活,常昼伏夜出,以地面活动为主,但也善于攀缘。活动时十分机警,以鼠类、鸟、蛇、蜥蜴、蛙和昆虫等为食,也吃野果,有时还会盗吃家禽。它的会阴部香腺发达,其分泌物即“灵猫香”,是上等的香料,在药用上具有开窍、行气、止痛、安神等作用,可作兴奋剂和镇痛剂。
大灵猫
食肉目灵猫科,全身呈棕灰色,头、额及唇灰白色,颈侧至前肩有3条黑色横纹,背中央至尾基部有1条黑色鬣毛,两侧自背中部各有1条白色细纹,体侧有黑色斑点。腹部毛色浅灰,四肢黑褐色。尾毛为白色狭环和黑色宽环相间,尾端黑色。妊娠期2个月左右,每胎产2~4仔。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灵猫别名“九节狸”。生活于林缘灌木丛或草丛中。过独栖生活,昼伏夜出,食性杂,以小型兽类、小鸟、鱼、蛙、蟹及昆虫和野果为食。雌性大灵猫的会阴部以及雄性的睾丸与阴茎间有隆起的分泌腺,其分泌物为“灵猫香”。这种分泌物在未经处理前具有一种恶臭味,当它们遇到敌害时,就大量分泌用于御敌。灵猫香经过人工精炼,即成为昂贵的香料,而且,灵猫香在医药上的功用与珍贵的麝香相似,具有开窍、舒经通络、活血化淤等作用。
斑灵狸
食肉目灵猫科,体灰棕色或黄褐色,体背有棕黑色大小不一的圆斑,颈侧有2条黑色颈纹。尾部有8~10个黑色环纹。尾尖白色。灶老闭前足4趾,均具爪鞘,后足爪有皮肤瓣保护。每年4~5月产仔,每胎产2~3仔。分布于我国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目前数量稀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斑灵狸别名“斑林猫”、“彪”。栖息于亚热带阔叶林中,常夜间单独活动,行动敏捷,善于在树上攀爬,也能在地面上疾走。主要以鼠类、蛙、蜥蜴和昆虫为食。斑灵狸毛皮的针毛短而细,呈绒毛状,斑点明显,轻柔而美观。
果子狸
食肉目灵猫科,头部、颈背黑色,由鼻端向后至前背有1条白纹。眼下及眼后具1小块白斑,下颏黑色。体背、体侧、四肢上部及尾部的前方呈暗棕黄色。腹部毛色含带稍淡,呈灰白色,4足及尾端黑色。妊娠期70~90天,每胎一般产2~3仔,幼仔全身被毛、肛门腺不发达。分布于我国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湖北、江苏等地。
果子狸别名“花面狸”。体形略大于家猫,栖息在森林中,特别是野果丰富的环境中。穴居在岩石缝隙和树洞中,善于攀爬,常在树冠上活动,也到地面觅食。常昼伏夜出,主要在晨昏活动。食性较杂,夏季主要以各种植物的野果为食,也吃鼠类、蛙、蛇和昆虫等小动物。果子狸的皮毛细而软,色泽光阔,绒毛制裘。它的肉味鲜美,是传统的美味佳肴。
椰子狸
食肉目灵猫科,全身毛色棕黄、头部黑色,眼下、眼后有1小块白斑。下颈和喉黑褐色,体背有3~5条黑色纵纹,体侧有黑色斑点连成断断续续的纵纹。腹部棕灰色,四肢和尾黑色。具肛门腺,雌性具3对乳头。全年都能繁殖,每胎产2~4仔,幼仔产在树洞中或石缝中的巢内。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等。
椰子狸别“棕榈猫”、“椰子猫”。栖息于多树的山地,喜栖生活,善于攀缘。昼伏夜出,喜单独活动,常隐匿于树干间或树洞中,很少下地面活动。遇敌时,会从肛门腺射出难闻的分泌物,作为御敌武器。主要以鼠类、小鸟、鸟蛋、蜥蜴和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等。毛皮可制裘,针毛可制笔。
熊狸
食肉目灵猫科,全身黑色,杂有浅标色,体毛浓密而长,头、吻、眼周、前额和下颏呈暗灰色。耳前缘白色,耳背有黑色长毛组成的簇毛。腹部黑褐色稍带棕黄色。尾黑色,杂有淡棕色,尾尖有缠绕和把握的功能。每年5月中旬产仔,妊娠期84~99天,每胎产1~6仔。我隐裂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和广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⑷ 中国有哪些灵猫科,鼬科,鬣狗科的动物
中国缺晌困有五种灵猫科谨告动物: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果子狸)、食蟹獴和爪哇獴。
鼬科就有很多种了:如黄鼬(黄鼠狼)、水獭、紫貂、狗獾、猪獾和鼬獾,等等。
鬣狗科的没有,只有化石伏念的。
补充:我国还有两种原本分布范围小而且已濒危的两种灵猫科动物:熊狸和缟灵猫,现只在云南有。
⑸ 浙江红外相机拍到消失30年的小灵猫,这是种什么动物
浙江红外相机拍到消失30年的小灵猫,这是一种灵猫科、小灵猫属的动物,同时它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属于一个濒危的物种,它曾经广泛存在于浙江的山区里,但是由于人们破坏大自然的行为,使它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在逐渐减少,同时腊源由于人们的大量捕杀,小灵猫最终就成为了这样一个濒危的物种,从1989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们始终都没有见到过小灵猫,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相机当中都是如此,而这次小灵猫的出现是30年来的首次出现。
对于这次红外相机能轮前态够拍到小灵猫,大家都是非常的兴奋,也非常的激动,因为小灵猫实在是消失太久了,我们都以为它可能是灭绝了,但是在30年后,它就这样突然出现了,这就像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一样,我们真的是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同时悔游也奉劝大家不要再捕杀野生动物了,它们是和我们共存的,没有了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大自然讲求的是生态平衡,缺少任何一个物种都是不可以的。
⑹ 灵猫科獛属的五个种分别是什么
灵猫科Murioidea拥有猫型类2/3的种类,是食肉目的最大颂者漏一科,也是猫型类中比较原始,习性相对较多样化的一科。灵猫科可以划分成多个亚科和族,这些成员可以分成灵猫和獴两大类,灵猫和獴在较早就开始分化,现在獴常被单划分为獴科Herpestidae。灵猫科成员基本限于亚洲南部和包括马达加斯加岛在内的非洲,是那一地区最常见的食肉动物。灵猫类在亚洲南部和非洲种类均较多,而獴在非洲种类特别多,亚洲种类较少,但比较常见,此外(小斑)Genetta gentta和埃及獴(非洲獴)Herpestes出现在南欧,花面狸Paguma larvata可出现在我国华中甚至更北的地区,是灵猫科分布最北的成员。灵猫科成员多数陆栖和树栖,其中灵猫类多树栖而獴类多地栖,东南亚和我国云南南部的熊狸Arctictis binyutong有可以缠绕的尾巴,是食肉目仅有的两种尾巴可以缠绕的成员之一。灵猫科有少数半水栖的成员,包括赤道非洲的水Osbornictis piscivora,东南亚的獭狸(獭灵猫)Cynogale bennettii和非洲的沼獴Atilax paludinosus(左图)等,它们是猫型类中水栖性最强的成员。灵猫科中包括一些食性较杂的成员,如花面狸比较喜欢吃果实,又称果子狸,这些成员是猫型类中吃植物性食物最多的成员。灵猫科成员多数独居,但也有些为群居,特别是细尾獴(猫鼬)Suricata suricata(右图)等一些非洲的獴为非洲群栖性最强的哺乳动物之一。细尾獴生性警惕,群体中常有一些站立起来负责警惕的“哨兵”。灵猫科成员通常动作敏捷,其中一些獴类体型虽小,但可以用敏捷的动作战胜毒蛇,是最著名野烂的食蛇动物,而一些灵猫属于在树上最敏捷的食肉动物之列。灵猫和獴是马达加斯加岛上食肉目的唯一代表,共8种,置于3个特有的亚科中,在岛上占据多种生态位。隐肛狸Cryptoprocta ferox是马岛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灵猫科体型最大的成员之一,为树栖性,爬嫌乱树技术高超,外形和生态地位均略似猫科动物,是狐猴的主要天敌。马岛的另外两种灵猫是马岛缟狸Fossa fossa和食蚁狸Eupleres goudotii,和东南亚的缟狸比较接近。马岛的獴有5种,其中纹背獴Galidia elegans是岛上最常见的食肉动物
猫型总科
獴科
鼬型獴亚科(马达加斯加岛特产的5种獴,4属5种)
獴亚科(其余各种獴类,14属34种)
灵猫科
隐肛狸亚科(隐肛狸,1属1种)
食蚁狸亚科(食蚁狸、马岛缟狸,2属2种)
缟狸亚科(缟狸等,4属4种)
双斑狸亚科(双斑狸,1属1种)
棕榈狸亚科(棕榈狸、熊狸、花面狸、椰子狸等,5属
7 种)
灵猫亚科〔各种灵猫、斑林狸、獛(也称麝猫)等,7属 20种〕
⑺ 灵猫是几级保护动物
灵猫是一级保护动物。
灵猫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灵猫,是哺乳纲灵猫科动物,灵猫类是长江流域以南比较常见的中小型食肉动物。它们是食肉目中比较繁杂而又原始的一个类伏中配群。全世界约有34属,75种左右。我国有9属11种。
本科动物身体瘦长、四肢短、颜面狭长而吻鼻向前突出。体躯上常有斑块和条纹,不少种类具尾环。头骨吻部窄长。前臼齿之间具齿间隙。听泡内分隔成前后2个小室,外面仅见一斜浅沟,代表前后两部的分界。
地理分布
灵猫科是旧大陆特有科。不见于大洋洲和新大陆。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时,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但现生培前种类目前仅分布在非洲、地中海沿岸和亚洲南部。
我国古代的灵猫化石,曾在内蒙古通古尔地区发现。但绝大多数的缺指现生种类现在只生活在秦岭、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灵猫科属种在我国的分布,无论种类和数量均是西部多于东部、北方少于南方,同一地区内低海拔地带多于高海拔地带。
处于我国西南隅的云南南部和广西西南部低海拔地区,种类最多,数量最大,我国的所有灵猫科属种几乎都有。其中,小齿狸、熊狸、长颌带狸和大斑灵猫只见于这一地区。
⑻ 香狸是几级保护动物
香狸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又名小灵猫,七间狸、乌脚狸、斑灵猫,主要栖息与高山,森林和平原地区。
⑼ 果子狸属于什么生肖动物
果子狸一般指花面狸,是灵猫科、花面狸属食肉动物,俗称果子狸春培。头体长400-690毫米;尾长350-600毫米;后足长65-120毫米;耳长40-60毫米;颅全长100-130毫米扒宽唯;体重3-7千克。
花面狸可见于多种森林栖息地,从原始常绿林到落叶次生林,它们还经常光顾农业区。它们主要吃果实巧兄,也吃鸟类、啮齿类、昆虫和植物根。在农田它们会攻击家鸡和水禽。树栖性、独居、夜行性,白天在树上的洞穴中睡觉。也居住于地洞,并组成2-10的小家庭群。
⑽ 灵猫科分为哪几个亚科和属
灵猫科完全体系
隐肛狸亚科游谈乱
隐肛狸属
隐肛狸
食蚁狸亚科
食蚁狸属
食蚁狸
马岛缟狸属
马岛缟狸
缟狸亚科
印支缟狸属
印支缟狸
獭狸属
獭狸属
缟狸属
缟狸
霍氏缟狸属
霍氏缟狸
双斑狸亚科
双斑狸属
双斑狸
棕榈狸亚科
棕榈狸属
棕榈狸
褐棕榈狸侍山
金棕榈狸
熊狸属
熊狸属
小齿椰子狸神档属
小齿椰子狸
花面狸属
花面狸
苏拉维西岛花面狸属
苏拉维西岛花面狸
灵猫亚科
非洲灵猫属
非洲灵猫
獛属
埃塞俄比亚獛
安哥拉獛
小斑獛
约氏獛
斑獛
薮猫獛
伪獛
大斑獛
大林獛
冠獛
水獛属
水獛属
非洲林狸属
非洲林狸
西非林狸
林狸属
林狸
斑林狸
灵猫属
大斑灵猫
马来灵猫
大灵猫
小灵猫属
小灵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