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鄂州观音阁对外开放吗
不开放蠢拆。
2022年8月20日,鄂州市城市管理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长江航运公安局鄂州派出所发布公告,观音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长江水流湍急,为加强观音阁安全保护和游客渣颂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游人擅自进入观音阁及周边礁石区域。
鄂州市观音阁长24米,高14米,以红石青砖砌就,与龙蟠矶巧妙地融为一体,显得雄峻巍峨,气势磅礴。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霜,纵览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带梁枣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浩淼长江水之中。
2. 鄂州观音阁有和尚吗
没有。鄂州观音阁作为景点平时是不住人的,阁内没有和茄桐尚居住。鄂州观音阁,又称“锋简龙蟠矶寺”,位于湖北鄂州长江流域的龙蟠矶上,始建于元朝时期的至正五年。主要景观有蟠龙矶、祖师殿、观音殿等,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银纳裤护单位。
3.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的鄂州观音阁的历史是什么呢
1.观音阁的前世今生这个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的阁楼,全名观音阁,坐落于鄂州困坦市小东门外,在此已经700年之久,经历过无数次洪水冲刷,但从未倒下过一次。观音阁安身于江心中的一块巨型礁石之上,身形狭长,远远望去,如同一条静卧的长龙一般,蜿蜒不息。
虽然最后说的神鳖眼,只是一个古代故事,但能流传至今,也足以说明人们对观音阁的重视之情。现如今,观音阁已在长江中屹立700年之久,虽然久久不倒,但也饱经风霜,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将修缮工作重视起来,在合适的时候对观音阁进行加固,让它可以更好的屹立在江心之中,为人们指引方向。故事至此结束,那么关于屹立长江江心700年,洪水淹没无数次也不倒,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4. 鄂州市观音阁可参观吗
可以参观,景点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长江古城墙边。这是一处以观音阁为主要景点而开发的一个大型综合性公园敏基液。也是鄂城八景之一“龙蟠晓渡”的所在地,景区投资3000多万元,拥有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景观区,以观音阁为中心形成景观轴线,充分展现了吴都历史文化。
湖北省鄂州市观音阁长24米,14米,以红石青砖砌就,与龙蟠矶巧妙地融为一体,显得雄峻巍峨,气势磅礴。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霜锋此,纵览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桥物牙、龙吻、中亭在浩淼长江水之中。狂涛巨澜曾使多少名楼华构席卷而去,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龙”(清人官文诗句),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
5. 鄂州观音阁为什么建在水中
观音阁在水里因为长江发生洪水时,整个观音阁都被河水覆盖淹没。
它是在长江流域一座名为鄂州观音阁的著名寺院,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每天都受到江水冲击,但观音阁依然坚固,退潮时依旧安然无恙,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鄂州观音阁主要景观:
阁身正壁镌有”观音阁”三个遒劲的大字。进阁正稿薯门石碑上刻的“龙蟠晓渡”四字,出自清代官文手笔。
阁内自西向东,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观澜亭上,俯瞰江流,胜景忧宏;三重殿里,仰瞻前贤,文章彪炳。
纯阳楼上吕洞宾正酣燃大睡,游人至此,莫不止步屏息,会心一笑:如此蓬莱仙境,独此公得其所哉?观音阁下半部那如同船舷样的弧形石,既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任凭江水拍击咆哮,总是稳于泰山。
古代鄂州工匠对流体力学的奇妙运用和那风格独特的造型艺术,使多少建筑专家驻足流连,含陵赞叹不已。石墙上的几棵古树,原已枯萎缩多年,近年竟死而复生,正舒展着嫩芽初吐的新枝,拥抱春的到来。
阁中的那一口老井,自古水清见底,水位要高出江谈敬戚水数尺,令人称奇。这老井、古树和神鳖眼,被称作观音阁“三趣”。
6. 长江观音阁在什么地方
长江观音阁在长江湖北鄂州城区段改嫌小东门外长江中。鄂州观音阁,又称“龙蟠矶寺”,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小东门外的长江龙蟠矶之上,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观音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鄂州观音阁坐东朝西,逆水而立,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基座以条石垒成,阁身以青砖砌就,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300多平方米。
鄂州观音阁枣歼岩布局得体,构筑精巧,朱槛回廊,重檐飞楹,显示出典型的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又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在万里长江之中仅此一处,故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鄂州观音阁坐东朝西,逆水而立,基座以条石垒成,阁身以青砖砌就,是典型的木框凳御架结构亭阁式建筑,与阁下的龙蟠矶融为一体。
鄂州观音阁下如船舷样的弧形石墙,既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长江水之中。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显示出古代武昌工匠对流体力学的奇妙运用和风格独特的创造艺术。
传统诗词:清朝诗人姜愃在他的诗作《龙蟠晓渡》中,对鄂州观音阁进行了简单而直观的描述峭壁起江心,层台水面浮。岂堪龙久卧,但见石长留。云影轻帆处,桡声夜渡头。问津何处是,一柱砥中流。
7. 观音阁是哪个朝代建的
观音阁始建于宋朝。
观音阁,又称“龙蟠矶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长江龙蟠矶之上,始建于1345年,被誉为“万销敏橘里长江第一阁”。
其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基座以条石垒成,阁身以青砖砌就,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300多平方米。
湖北省鄂州市观音阁长24米,14米,以红石青砖砌拿敏就,与龙蟠矶巧妙地融为一体,显得雄峻巍峨,气势磅礴。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霜,纵览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浩淼长江水之中。狂涛巨澜曾使多少名楼华构席卷而去,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龙”(清人官文诗句),亏团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
8. 观音阁为什么在水里也不倒
首先,这要得益于它的建筑结构的科学与精巧,也就是说,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鄂州观音阁的整体建筑群落,与阁下的长江龙蟠矶紧密结合,依势而筑,巧夺天工,浑然融为一体。观音阁下,修建了如船舷一样的弧形石墙,使它就像是条巨大的船舶停泊在长江之中,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防止江水的冲击,减缓水势,又能顺势泄流。即使到了汛潮,江水猛涨,有时漫过楼阁,只剩下高层的窗口,甚至只剩下阁的顶部露在长江洪水之中。但是,等到汛期一过,水落阁出,继而矶出,观音阁又会横空出世,威镇江心。因此,这一奇迹般的建筑,既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科学精神,又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艺术。
其次,观音阁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更是受益于历朝历代的保护与维修。早在宋朝时,人们就曾在龙蟠矶上先后修建过庙宇,而且只要被水冲坏了就会重新修建或维修。到了元代,观音阁的前身建成。而自明朝到清朝,直至民国,无论是当地的民众还是官员,以及朝廷或者掘数政府,都很关心和关注观音阁的存在状况,并采取各种方式,不断进行各方面的筹资修缮。当然,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更是高度重视这“长江第一阁”的保护工作,对其进行过多次重大的维隐迹修,并把它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才让这观音阁得以屹立长江激流之中近700年,都还能够比较完好判携首地保存到了今天。
9. 水位下降,湖北鄂州700年古迹观音阁露出原形,原形长啥样
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由于长江流域降水量补给不足,造成长江的多段水位出现严重下降的情况,这对于湖北鄂州的古迹观音阁来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相关的人员在游玩的过程当中发现,随着长江流域水位的不断下降,观音阁已经露出了原形。在下面的这一张照片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观音阁的下面全部都是礁石,整体上来看观音阁就像是长在这个礁石上仔烂简面一样。礁石的面积还是非常的大的,延展性非常强,让人感觉到十分的震撼。
小编认为,湖北的古迹观音阁这一个地点还是比较具有观赏性的,在水流量较大的时候它可以给游客一种假象,像是一种海上的阁楼。但是在水位退却的时候,它又能够非常完整的站在礁石历晌上面,小编认为这是大自然的一种神奇景象。大家如果有空闲的时间的话,是可以到这个地方进行游玩的,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