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宁市清秀区70岁以上的老人有没有补助之类的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日前表示,民政部计划今年要在全国统一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因为全国90岁以上的老人相对较少,民政部提倡以省为单位向全国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目前相关文件正在起草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已经裂备开始针对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津贴,但并未做到全国统一,各地的高龄老人养老津贴发放的钱数和规定的年龄也有差异。示范省区80岁以上居民 每月可领230元目前,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津贴发放的示范省区是宁夏。2009年5月,宁夏下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基本生活津贴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区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的省区。宁夏的文件规定,凡具有该区户口、且年龄在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即1929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的农村老年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均可享受政府给予的高龄肆型毁津贴。津贴发放标准随着老年人年龄段按年份调整,并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低保标准变动适时进行调整。宁夏的高龄老人养老津贴制度得到了民政部的肯定。记者了解到,民政部曾下发通知给各省区民政部门,要求借鉴宁夏经验,加快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尽快探索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 注:按银川城镇居民低保标准计算出老年津贴示范点发放标准100岁以上 每人每月300元90—99岁 230元以上 80—89岁 230元分析80岁以上老人已达1805万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全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达到1805万,并正在以每年1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据全国老龄办测算,目前全国80岁以上老人正在超高速增长,约为老年人口增速的2倍,预计到2050年5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80岁以上老人。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外,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记者了解到,截至2008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增至1.69亿。过去10年中,我国老年人口增长了5000万,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至900万。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三四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北京落点30万8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百元服务券记者从市老龄委获悉,自2010年1月起,全市8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每月都可领到政府发放的100元的养老服务券,该政策目前已惠及约30万老年人。老人可以使用此服务券折抵现金,向养老服务单位购买生活照料、聘请小时工、沐浴理发、就餐、医疗保健、陪同聊天和日托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或折抵入住养老服务机构费用。已惠及本市约30万老年人。与此同时,根据北京现行政策,政府还向全市90至99周岁户籍老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10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200元。对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及住院发生的,且符合本市有租漏关医疗报销规定的医疗费用中的个人按比例负担的部分给以补助。
⑵ 两会的惠民政策有那些
我看2010年“两会”就体现出两个字上——惠民。
两会报告解读:调结构惠民生 财政政策将如何发力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07/161517179609s.shtml 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预算安排,今年中央财政支出46660亿元,增长6.3%,中央财政赤字达到8500亿元。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财政政策如何发力,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有效推动“调结构、惠民生”,引起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 新增5722亿元:中央公共投资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927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722亿元。加上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的1040亿元和2009年新增的5038亿元,可以实现中央政府新增公共投资1.18万亿元的计划。 预算报告指出,今年政府公共投资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避免“半拉子工程”,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防止重复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目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减弱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2010年继续保持9000多亿元的政府公歼敬共投资规模,并在资金投向和使用上突出结构性调整,将有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633亿元:抓住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 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新名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 根据预算报告,2010年安排科学技术支出1632.85亿元,增长8%,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 “科旅如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重要的推动力。”陕西步长集团董事长赵超代表说,科技创新有利于提升资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他建议推动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并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 1413亿元: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今年是“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最后一年,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根据预算报告,中央财政安排环境保护支出1412.88亿元,增长22.7%,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16.4个百分点。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安排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非常及时,明确体现了这一目标。”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市长连友农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财政厅厅长郑建国说,2010年山西将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投入力度,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转产发展给予财政扶持;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系和氏镇慎社会消费环境;进一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对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导向性作用。 8078亿元: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也是预算安排的重点。 2010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计8077.82亿元,增长8.8%,高于中央财政支出6.3%的增幅。其中: 教育支出2159.9亿元,增长9%,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7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增长8.8%,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增长8.7%,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4个百分点…… “政府下大力气投入民生,说明让老百姓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绝不是句空话!”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代表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陈利丹代表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民生投入不减反增,解民忧惠民生的重大举措相继出台,令百姓受益良多。群众唱的山歌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心情:“党的政策实在好,人民群众得实惠……” 8183亿元: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这几年国家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特别在贫困山村,尤其需要更多支持。” 来自陕西省旬阳县农村的陈分新代表说。 根据预算安排,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合计8183.4亿元,增长12.8%,相比较中央财政支出6.3%的增幅,增长尤其明显。其中,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3163.8亿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支出1334.9亿元,支持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3108.5亿元,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等支出576.2亿元。 郑建国代表说,山西省将落实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支持应急水源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启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
⑶ 广西民政厅厅长是谁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陈利丹
⑷ 2019年养老政策如何改革
对于当下中国养老政策改革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 姚远教授建议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尤其要注重养老政策改革能否及时落实、形成有效扶持。”姚远建议,应改变按床位数量补贴的老办法,而按接收失能老人数量计算,此举能真正扶持规模小而护理量大的民办机构。对于如何合理地对养老产业进行补贴,一直是民政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希望未来政府对养老产业的补贴能够涵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目前以机构养老补贴为主,社区养老正在完善,居家养老的补贴目前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北京目前是以养老助残券的形式来进行补贴,希望能够更好地完善补贴的原则和执行细则,从制度层面保障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老龄化的特点是未富先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说,中国在人均GDP为3000美元时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一般国家人均1万美元时才进入这个阶段蚂饥芦。中国式养老政策改革如何求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事业。专家建议,养老政策改革应建立多元化、分层次的综合养老网络。
养老政策改革面临难题:“住不上”和“住不起”并存
“在北京为老人找一家合适的养老院真难。”冯女士有桩烦心事儿,她的父亲年逾八旬,需要人看护照料。冲着价钱相对便宜,她想把老人安顿到公办养老院,可问了一圈下来,有床位的养老院条件十分简陋,环境稍好的则需“排队等候”。
广州的崔先生也有着同样的烦恼。无奈之下,他跑去民办养老院打探行情,结果很失望。“环境是好,但交通不便,收费更贵。”崔先生说,不少养老院在入住时需先一次性交一笔钱,至少5000元,再算上各类押金和按月算的床位、护理、伙食费,少说也要上万元,这还不包括以后每个月好几千的开销,对于他这样的工薪家庭是笔不小的费用。
“住不上”和“住不起”并存——这就是中国普通收入家庭寻找养老院时所遭遇的困境。
养老政策改革:民办养老尚待激活
到去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人,全国各类养老机构4万个,养老床位315万张。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
养老政策改革发展养老机构 先补数字缺口
推行养老政策改革,解决“住不上”的问题,先得补足数字缺口。
“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积极性很高。”全国政协委员马兰翠表示,应激发民间力量参与养老行业。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姚远教授表示,应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尤其要注重政策能否及时落实、形成有效扶持。”姚远建议,应改变按床位数量补贴的老办法,而按接收失能老人数量计算,此举能真正扶持规模小而护理量大的民办机构。
解决“住不起”的问题,还需引导民办养老院降低过高的价格门槛。
某老年公寓总经理周黎明认为,推广“公办民营”试点是一个好办法,用市场化手段替代政府包建包管模式,用监管和扶持的双重举措控制价位,“最终形成政府、民营机构、社会多赢的局面。”他介绍,作为“公办民营”的首家试点,该老年公寓由政府出资建设,通过竞标获得运营权。由于省去了土地成本等烦闷带恼,在之前经营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微利模式,“打包”价格合计每月每个床位2175元。
养老政策改革:分层次、多元化是出路
我国已成为世界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完全靠机构养老实属杯水车薪。专家表示,多元化、分层次的养老模式是目前符合国情选项的。
姚远表示,应进一步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实现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社区养老、4%机构养老的目标。其中,一部分由政府托底,一部分由政府发放消费券补贴购买养老服务,一部分由个人承担个性化服务消费。
他建议,在几大社区之间可建立整合医疗、康复等资源的养老中心,最大程度发挥辐射作用,形成养老的共享网络。
全国人大代表陈利丹建议,在农村地区要进一步扶持建设五保村,让农村孤寡老人能够就近养老,同时扶持贫困地区建设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问题更需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今年,我国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肢雀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姚远表示,日趋完善的体制将力推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循序渐进、长足发展。更多推荐:
解读2015以房养老政策为何不被接受
各界人士对2015社保政策的讨论
农村社保新政策
2015社会保险费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势在必行
⑸ 支付宝中能看到银行卡余额吗
你好,看不到。支付宝中是不能查询到早州仿绑定银行卡的余额的,可以通过各大银行的app或者微迹散信公众号查询,注册绑定账号后即可进陆纤行查询。
⑹ 陈利丹在汶川地震时讲的话真正含义是什么
可能是减轻人们的痛苦,安抚民众的心灵吧!
⑺ 广西区人大代表数量是多少
找不到,,只有全国的广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
(实有代表88名)
乃东红(壮族) 马飚(壮族) 王幼薇(女,壮族) 王晓华 王爱勤(女,壮族) 韦飞燕(女,壮族) 韦芬萍(女,壮族) 韦柳春(女,壮族) 邓文(壮族) 甘善泽(壮族) 史英文 回良玉(回族) 向惠玲(女,壮族) 刘正东 刘庆宁(壮族) 汤世保 农艺梅(女,壮族) 农智毅(壮族) 苏明芳(京族) 苏道俨 李敏(女,壮族) 李汉金 李连宁 李金早 李艳宁(女,壮族) 杨 建 杨琴(女,壮族) 杨盛川(苗族) 连友农 肖化(土家族) 吴恒 吴广林(壮族) 吴俊军(壮族) 吴家权(仫佬族) 余远辉(瑶族) 沈并升(壮族) 张少康 张秀隆 陆 云(女,壮族) 陆兵(壮族) 陆鸣林(壮族) 陆雪梅(女,壮族) 陈刚 陈仲 陈武(壮族) 陈向群 陈关良 陈利丹 陈秋华 邵力平 林繁(壮族) 罗建平 罗雅龄(女,瑶族) 罗殿龙(壮族) 罗黎明(壮族) 金湘军 周健(壮族) 周如强(壮族) 周怀慷 周建军 赵贵坤(瑶族) 莫小莎(女,壮族) 莫雁诗 晏平 郭声琨 唐成良 黄方方(壮族) 黄如梅(女,壮族) 黄良波 黄和龙(壮族)
黄秋娣(女,壮族) 曹伯纯 阎保平(女) 梁启波 彭祖意(瑶族) 董凌(苗族) 蒋向明(毛南族) 覃建宁(女,壮族) 傅宏裕 谢乃堂 赖一民(侗族) 赖建安 蓝天立(壮族) 蓝盛新(壮族) 蒙铁英(女,壮族) 廖如恩(壮族) 潘永钟(壮族) 潘雪红(女,壮族)
⑻ 陈利丹的人物履历
1954年5月,出生于衡阳市祁东县。
1973.10—1975.08 广西南丹县罗富公社插队知青,任生产队政治指导员、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团总支书记;
1975.08—1975.12 广西南丹县委组织部干事 ;
1975.12—1980.06 广西南丹县团委干事、副书记、书记 ;
1980.06—1986.07 广西南丹县小场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小场乡副乡长、党委副书记(其间:1980.09—1982.07 在北京语言逻辑函授大学学习;1983.10—1986.06 脱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理论班哲学专业学习);
1986.07—1987.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主任科员 ;
1987.11—1988.02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办公室秘书 ;
1988.02—1992.08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办公室副主任 ;
1992.08—1994.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办公室主任 ;
1994.01—1994.03 广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负责人 ;
1994.03—1996.08 广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队长 (副厅级)、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
1996.08—1998.06 中共广西钦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其间:1996.09—1998.06 在中央民族猜信大学研究生部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1998.06—2000.07 中共广西防城港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 (兼) ;
2000.07—2003.01 中共广西梧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兼) ,市长兼现代农业实验区主任;
2003.01—2003.02 中共广西贺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代市长;
2003.02—2008.03 中共广西贺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其间:2001.09—2004.07 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8.03— 2013.0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
2013.01—广西人大外事华侨委员会主任委穗敬轮员
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广西自治区第八、九次党代会代表;广西自治区第十届人大代表;广稿返西自治区第九届党委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