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神农被称为什么呢
神农被称为“药祖”、“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
神农,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谨和吵神只,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重要贡献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棚亏。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祥侍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B. 被尊为医祖的是谁医圣、药王呢
医祖扁鹊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卢(今济南市长清县)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
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时期南阳郡涅阳人,他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他所著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中医“四大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确定的“辨证论治”原则,更是中国医学芹配宝库中的瑰宝,它使中华民族的医药学以其自身的特色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张仲景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东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
生平及其创作
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四嫌敬指十一岁。葬于故里孙原村孙氏祖茔。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他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童”。他通晓诸子百家,博涉经史学术,兼通佛典。由于幼年多病,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他对故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稿罩次推却做官召请,周宣帝时,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欲授于爵位,唐高宗欲拜谏议大夫,却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还隐居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网络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影响
孙思邈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现今我国各地都有祠堂纪念。陕西耀县药王故里孙原村现存有药王孙思邈诞生遗址、幼读遗址、药王墓及孙氏茔园,药王碑苑和宏伟壮观的药王纪念中心药王祠堂,每年农历二月二开展规模宏大的药王孙思邈文化节纪念活动。平时有来自日本、台湾、香港和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药王孙思邈对我国医药学贡献的“二十四个第一”:
1、 医学巨著《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网络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 之至宝”;
2、 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3、 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4、 中西医结合工作第一人;
5、 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6、 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7、 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
8、 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
9、 第一个创立“阿是穴”;
10、第一个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
11、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12、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
13、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14、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
15、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
16、第一个提出并试验成功野生药物变家种;
17、首创地黄炮制和巴豆去毒炮制方法;
18、首用胎盘粉治病;
19、最早使用动物肝治眼病,现在证明富含维生素甲p
20、第一个治疗脚气病并最早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 早一千年,现在证明富含维生素乙;
21、首创以坤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22、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
23、首用羊餍(羊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
2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向群众和同行虚心学习、收集校验秘方的医生。
C. 中国十大名医 古代名医个人简介
1、中西医结合的鼻祖——张锡纯
张锡纯是晚清著名的医学家,是中西医宽塌岩结合的鼻祖,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他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被誉为“近代中医第一人”,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被称为我国中医界“第一可法之书”,是近代中医最受欢迎的医学著作。所创方剂200多个,有不少方剂至今仍被广为流传,且屡用屡效。
2、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早年入主太医院,后来辞去太医职务,跋山涉水,走遍大江南北,考证古今本草著作成百上千,花费27时间,终于写成震惊中外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被达尔文称之为“古代中国网络全书”,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李时珍的卓越成就,被后世誉为“药圣”,被李约瑟誉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晚年所著《濒湖脉学》更是中医脉诊入门的不二神作,至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成为中医入门的必读专著。
3、儿科鼻祖:钱乙
钱乙是宋代的太医院丞、翰林医学士,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他一生妙手仁心,终其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践行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被后人誉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另外,钱乙创方也极其精妙,他将张仲景的肾气丸改为六味地黄丸,名流千古,至今广为流传。
4、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道士,天资聪明,却不愿入朝为官,终身为科普中医而奋斗。写成的《千金方》(由《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组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网络全书,被国外慎御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医生,全世界第一个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全世界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他是悬丝诊脉的发明人,至今无人继承此项绝学。除此之外,他还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所著《大医精诚》至今被中医人士家弦户诵,被唐代宗誉为“百代之师”,被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世人尊称为“药王”,而且还是古代名医中,寿命最长的医生。
5、小仙翁:葛洪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平生有《肘后备急方》传世。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创造性的对狂犬病采取预防措施,是世界免疫学的先驱,欧洲免疫学家巴斯德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再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但却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葛洪是全世界第一个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的人,而且直到千年以后,青蒿素的发明、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都是受到葛洪的学术思想的启发。
6、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用毕生精力写成《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张仲景最早记载了人工呼吸的操作雏形,比国外早了1600年[1];张仲景首创了药物灌肠法,比西方医学早了上千年。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被海内外医学人士学习,被后人誉为“经方大师”“医圣”,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7、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不仅对中医中药极其娴熟,对于针灸、外科手术更是炉火纯青,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杰出贡献。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手术麻醉的医生,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他在外科手术方面,颇有成就,相传因为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从而被多衫指疑的曹操误以为是在谋害他,于是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果了华佗,直到曹操最疼爱的儿子曹冲无医可治的时候,才幡然悔悟错杀了华佗。正是因为华佗如此高超的医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另外,华佗发明的五禽戏,至今仍是养生导引术的必学之术。华佗与张仲景是同一时期的名医,有“南华北张”之说。华佗在民间,被尊为“神医”,名气要比张仲景大很多。再者,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却专门为华佗写有传记,却并没有给张仲景写传记,足见,华佗的医学水平,在东汉末年是最高的。
8、扁鹊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号卢医,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全科医生,著成《黄帝八十一难经》传世。扁鹊的学术成就,至今都是个谜,很多技术都惊为天人,今人听到扁鹊的医学故事后,不是瞠目结舌,就是叹为观止。扁鹊在救治虢国太子的休克假死,成了“起死回生”的神医;在《列子》中记载,扁鹊为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换心,厉害之处在于是给两个活人把心脏对换,而且两个活人依然活着,从换心后出现的症状来看,与现代心脏置换术之后的症状惊人的相似,这应该不是作者凭空猜测的;在《史记》中记载,扁鹊的眼睛能够“视垣一方人”,比现代的CT还厉害。当然,这些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但他对于中医诊断学的推进,起到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此,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
9、医祖:岐黄(岐伯与黄帝)
岐黄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创始人,是中医古代第一个医学团体或者是医生组合。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黄帝和岐伯。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是五帝之首,也是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黄帝与当时最著名的医官岐伯等人对医学的探讨,被后人整理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首,它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生命规律,创建天人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病治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哲学、天文、气象、物候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中国古代第一步围绕生命问题的网络全书,也是中医几千年难以超越的旷世巨典。而岐伯与黄帝,往往二人并称为“岐黄”,被誉为“医祖”,后世医家也常把“岐黄之术”作为中医的代称。
10、药神:神农
神农是古代三皇中的地皇,是中医药和农业的发明者。神农一生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织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怡民情;首辟市场,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神农氏为“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使百姓益寿延年,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为民找寻治病解毒良药,尝遍百草,被人们称之为“药神”,又被称之为“药祖”。后人将他的寻药记录,整理成《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药学的经典之作,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逐步发展丰富,形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中医药宝库。而且,《神农本草经》中对于300多味药的功效主治都有明确记载,不仅对中药学有巨大贡献,还对中医症状学有着前所未有的奠基作用。
D. 古代传说中种五谷尝百草的神话人物是
是传说中的“神农行唤”。神农氏,中国上古人物,有文字记载:是在战国以后,被世人尊称为"药祖"、"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者袜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只,能保佑农业收档嫌凯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E. 神农是谁 哪个朝代的人
神农是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
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启拍猛(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5)药祖扩展阅读:
传说炎帝在医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非常神奇的人,他在一次机遇中,拜一位神仙为师,并且学会了中医医术,神仙传授一本书。学习这本悄桥书后,他从此知道了人们为什么要得病,找到了期中的的原因。之后,他就派人去到各地,给他采集药材回来,并且亲自来品尝药草是否有毒。
他亲自用自己的身体来实验,最多一天能就品尝了70多种草药。他一生中,据说研制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能给人们贺滑治疗四百多种疾病。他最后的死因就是因为去品尝草药而亡,蜡烛据说蜡烛就是他发明的,被人们称为照明之神。
F.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种五谷尝百草的神话人物是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种五谷尝百草的神话人物是神农。
神农(Shennong,公元前3245年 -公元前3080年),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历山(今湖北随州市境内),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姜姓,号神农氏,中国上古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
被世人尊称为"药祖"、"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升仿念神只,能保佑农业收大羡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传说神农氏的样貌很奇特,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
茶叶的发现:
根据古代传说,皇帝神农在室外的火炉上烧水的时候,附近一棵灌木丛的叶子落到了水中,并停吵困留了一段时间,皇帝神农注意到水中的叶子发出了一种怡人的香气。后来,他决定尝尝这种热的混合物。它相当可口。就这样,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诞生了。
G. 古往今来中国的名医有那些
中西医结合的鼻祖——张锡纯
张锡纯是晚清著名的医学家,是中西医结合的鼻祖,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他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被誉为“近代中医第一人”,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被称为我国中医界“第一可法之书”,是近代中医最受欢迎的医学著作。所创方剂200多个,有不少方剂至今仍被广为流传,且屡用屡效。
药圣:李时珍
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道士,天资聪明,却不愿入朝为官,终身为科普中医而奋斗。写成的《千金方》(由《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组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网络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医生,全世界第一个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全世界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他是悬丝诊脉的发明人,至今无人继承此项绝学。除此之外,他还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所著《大医精诚》至今被中医人士家弦户诵,被唐代宗誉为“百代之师”,被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世人尊称为“药王”,而且还是古代名医中,寿命最长的医生。
小仙翁:葛洪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平生有《肘后备急方》传世。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租祥,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创造性的对狂犬病采取预防措施,是世界免疫学的先驱,欧洲免疫学家巴斯德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再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但却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葛洪是全世界第一个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的人,而且直到千年以后,青蒿素的发明、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都是受到葛洪的学术思想的启发。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用毕生精力写成《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张仲景最早记载了人工呼吸的操作雏形,比国外早了1600年[1];张仲景首创了药物灌肠法,比西方医学早了上千年。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被海内外医学人士学习,被后人誉为“经方大师”“医圣”,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不仅对中医中药极其娴熟,对于针灸、外科手术更是炉火纯青,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杰出贡献。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手术麻醉的医生,比欧洲早兆型并了一千多年。他在外科手术方面,颇有成就,相传因为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从而被多疑的曹操误以为是在谋害他,于是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果了华佗,直到曹操最疼爱的儿子曹冲无医可治的时候族迹,才幡然悔悟错杀了华佗。正是因为华佗如此高超的医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另外,华佗发明的五禽戏,至今仍是养生导引术的必学之术。华佗与张仲景是同一时期的名医,有“南华北张”之说。华佗在民间,被尊为“神医”,名气要比张仲景大很多。再者,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却专门为华佗写有传记,却并没有给张仲景写传记,足见,华佗的医学水平,在东汉末年是最高的。
神医:扁鹊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号卢医,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全科医生,著成《黄帝八十一难经》传世。扁鹊的学术成就,至今都是个谜,很多技术都惊为天人,今人听到扁鹊的医学故事后,不是瞠目结舌,就是叹为观止。扁鹊在救治虢国太子的休克假死,成了“起死回生”的神医;在《列子》中记载,扁鹊为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换心,厉害之处在于是给两个活人把心脏对换,而且两个活人依然活着,从换心后出现的症状来看,与现代心脏置换术之后的症状惊人的相似,这应该不是作者凭空猜测的;在《史记》中记载,扁鹊的眼睛能够“视垣一方人”,比现代的CT还厉害。当然,这些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但他对于中医诊断学的推进,起到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此,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
医祖:岐黄(岐伯与黄帝)
岐黄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创始人,是中医古代第一个医学团体或者是医生组合。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黄帝和岐伯。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是五帝之首,也是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黄帝与当时最著名的医官岐伯等人对医学的探讨,被后人整理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首,它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生命规律,创建天人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病治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哲学、天文、气象、物候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中国古代第一步围绕生命问题的网络全书,也是中医几千年难以超越的旷世巨典。而岐伯与黄帝,往往二人并称为“岐黄”,被誉为“医祖”,后世医家也常把“岐黄之术”作为中医的代称。
药神:神农
神农是古代三皇中的地皇,是中医药和农业的发明者。神农一生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织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怡民情;首辟市场,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神农氏为“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使百姓益寿延年,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为民找寻治病解毒良药,尝遍百草,被人们称之为“药神”,又被称之为“药祖”。后人将他的寻药记录,整理成《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药学的经典之作,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逐步发展丰富,形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中医药宝库。而且,《神农本草经》中对于300多味药的功效主治都有明确记载,不仅对中药学有巨大贡献,还对中医症状学有着前所未有的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