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长江二桥
扩展阅读
买一百万的车险多少钱 2025-04-16 17:02:20

长江二桥

发布时间: 2023-04-01 06:23:51

Ⅰ 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介绍

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位于重庆万州主城区下游聚鱼沱河段,北接枇杷坪街道办事处的康家坡,南连江南新区的南山寺,是一座特大型子母塔悬索桥型。全桥长1148.86米,桥宽20.5米,该工程于2000年开工,2003年6月建成通车。万州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万州长江二桥的建成通车不仅有利于万州城市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三峡库区的移民生产和生活。
建设历程
万州长江二桥位于万州主城区下游聚鱼沱河段。全桥长1148.86米,桥宽20.5米,子母塔悬索桥型,主孔为1孔580米悬索桥,双向4车道。
万州长江二桥为主桥大跨度悬索桥,工程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受制约因素多,其设计具有显著技术特点,总投资25487万元。
工程2000年开工,2003年6月建成通车。
桥梁建筑
方案原则
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同时考虑规划、通航要求及接线条件进行桥跨方案的合理选择,方案选择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1 、满足通航、立交、接线及其它有关规划要求
2 、结构新颖、造型美观、经济实用、施工相对简单,并力求在结构形式上与万州区已建长江大桥及“万宜铁路长江大桥“有显著区别
3 、减少或避免水中基础施工,加快施工进度,降裤拆低施工费用
4 、优化各种设计施工方案,控制工程投资及施工工期
在本桥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了多种桥跨结构形式的综合研究比较,根据工程特点,主桥重点考虑悬索桥及斜拉桥设计方案,引桥以 40m 跨度T型简支梁为主。已建长江大桥主桥为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为避免桥型雷同,本桥不再进行类似结构比较,同时拱桥结构也会增大船舶撞击拱圈的可能性,本桥地形特点也不适宜修建拱桥,其它桥型从结构受力、跨越能力、工程投资等方面考虑也不宜采用。本桥对工程投资控制十分严格,而主桥投资在整个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结合桥梁技术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设计施工措施,将对控制整个工程投资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主桥悬索桥方案
根据地形、地质及水文等条件,对主桥悬索桥方案进行了多种跨度的方案比较,为控制工程投资,均按单跨悬索桥进行设计,各桥位方案悬索桥的跨度合理选择范围在 500m ~ 720m 之间,蓄水位影响及锚碇设置位置是其主要控制条件,对推荐桥位则分别考虑了 500m 和 580m 两种桥跨方案。根据悬索桥技术特点及本桥具体条件考虑,主桥加劲梁方案的合理与否对保证整体设计方案的先进合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作重点研究比较,从使用性能要求、施工条件、工期要求、航道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加劲梁采用钢结构方案,均按整节段制造、现场节段架设连接方案进行设计,设计中分别就扁平钢箱梁、钢桁梁和空间钢管桁架三种各具特点结构形式的综合研究比较:
(1)扁平钢箱梁加劲梁在国内外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技术成熟、结构整体性好、抗风阻力小、空气动力稳定性好、上部结构整体重量轻,有利于其它相关工程量的有效控制,但钢箱梁整体用钢量大,单位加工制造费用高,对相应桥面铺装易开裂、施工复杂及费用高问题也需高度重视。
(2)钢桁梁也是常用悬索桥加劲梁结构形式,应用于本桥设计时结构用钢量大大低于钢箱梁,单位加工制造费用也明显较低,虽上部结构整体重量大于钢箱梁方案,造成相关工程量增加,但本桥拟采用隧洞式锚碇结构,锚碇在总体工程量及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有限,与采用重力式锚碇悬索桥其锚碇所仔纯袜占比重甚大有较大区别,因此,钢桁梁方案在本桥具有较好的应用条件,对控制桥面铺装开裂也有很大好处,且对其铺装层的技术要求远低于钢箱梁方案,施工相对简单、费用较低。
(3)空间钢管桁架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同时其结构用钢量明显低于钢箱梁,也低于钢念激桁梁,从本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合理控制及桥梁技术的发展考虑,设计中将此方案作为主要推荐方案进行了大量研究比较工作,在其它钢管桁架桥梁应用的基础上,对杆件节点采用空心钢球以实现理想的铰结,避免了在杆件空间交汇处复杂的数控切割工序,杆件次应力小,加工制造简便,同时采取进一步改善节点局部应力条件的构造处理措施,为加强结构整体刚度,拟将桥面板与网架结构连为整体,参与结构整体受力及变形要求,提高其使用性能指标条件。
主缆采用预制镀锌平行钢丝束股,横向布置于两侧人行道以外,两缆索中心距根据构造所需确定,为保证锚碇间合理的间距控制要求,主缆在锚跨设置一定向外水平偏角,通过不同矢跨比结构受力、变形、材料用量等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比较,确定矢跨比采用 1/10.5 ,主缆安全系数采用 K ≥ 2.5 ;对吊杆进行了预制镀锌平行钢丝束及钢丝绳两种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预制镀锌平行钢丝束,吊杆间距根据加劲梁方案及构造特点合理确定,一般采用 7 ~ 13m ,吊杆安全系数 K ≥ 3.0 ;大缆及吊杆的锚固连接均采用热铸锚具,索夹、索鞍及连接套筒等均采用铸钢结构,其中索夹分两片制造,安装中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为控制运输及吊装重量,索鞍鞍座分两半制造,塔顶再行拼装;根据受力及变形控制要求,主桥梁端处分别设置竖向设拉压支座及横向设抗风支座。
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式框架结构,各方案塔高 130 ~ 170m 左右,根据地质条件,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同时考虑地形地质条件,本桥锚碇采用隧洞式锚碇,但必须考虑地下水及蓄水影响,为防止岩石裂隙和节理面因渗水可能造成岩石软化,需相应采取严格的防水处理措施,相对而言,对同一桥位,采用较大跨度可使锚碇的稳定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但相应上部工程量及投资将大幅增加。
主桥斜拉桥方案
各桥位对主桥斜拉桥方案进行了多种跨径组合的综合比较,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除袁家登桥位采用三塔四跨斜拉桥外,其余均为双塔三跨斜拉桥,其主孔跨度的合理选择范围在 380m ~ 500m 之间。大桥采用空间双索面、扇形密索体系,桥面处索间距一般 8m 左右,斜拉索采用镀锌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 PE 材料防护,冷铸墩头锚具锚固;加劲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空间飘浮体系,就梁体进行了边主梁及双箱梁断面形式的综合比较,根据跨度不同其梁高采用 2.5 ~ 3.5m ,并就是否设边跨辅助墩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桥塔为呈宝石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塔自梁体以上部分为“ A ”字型,不同方案塔高在 210m ~ 230m 之间,建筑高度很高,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引桥设计
根据地形地质及桥梁建筑高度,从方便设计施工,控制工程投资及施工工期,各桥跨布置方案中引桥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跨度按 25m ~ 40m 考虑,引桥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桥台一般按“U”形桥台或肋板式桥台进行设计,桥台过高时需作特殊研究,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另外,对主桥为单跨悬索桥方案而言,其引桥长度较长,桥梁建筑高度很高,结合地形特点及地质稳定条件,设计中也进行了相应大跨连续结构方案的综合研究比较,为方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桥及引桥行车道板及人行道板等均以预制构件为主,以加快施工进度,方便施工质量控制;根据当地工程惯例并从防止铺装开裂考虑,桥面铺装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铺设施工后要求进行锯缝处理;为保证造型美观及合理控制工程投资,人行道栏杆及照明灯杆均采用钢结构方案,材料选择采用复合钢管结构,表层为不锈钢,内层为一般钢材,满足相关刚度要求,在投资上考虑景观照明的特殊要求;根据通航论证结论要求,考虑导航灯设置、港务监督、航道管理等方面具体要求;受山区地形及其它条件制约,其接线条件十分困难,制约因素较多,设计中分别进行了平交及立交方案的综合比较。
技术标准
1、道路类型 : 城市快速主干道
2、行车速度 : 60km/h
3、设计荷载 : 汽车—超 20 级;验算荷载 : 挂车— 120
4、桥面宽度 : 15m + 2 × 3m +(桥型构造宽度)
5、桥面纵坡及横坡 : 纵坡≤ 3 %,横坡为向外双向横坡 2 %
6、通航水位 : 按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同时推算桥址处回水
7、通航标准 : 一级航道,通航净空高度 24m ,净宽 300m
8、地震烈度 : Ⅵ度,考虑本桥为特殊重点大桥,按Ⅶ度设防
9、工程采用北京坐标系统及黄海高程系统
重要意义
该桥是特大型子母塔悬索桥型。该工程已于2000年开工,2003年6月建成通车。万州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万州长江二桥的建成通车不仅有利于万州城市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三峡库区的移民生产和生活。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Ⅱ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介绍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简称南京长江二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 公里处,是世界上第一座“人”字弧线形钢塔斜拉桥,有“中华第一斜拉桥”的美誉。
南京长江二桥全长12.517 公里,由南、北汊大桥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线组成。其中,南汊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以其628m主跨而成为世界第三大斜拉桥。北汊大桥为预应力连续梁桥,主跨径 165 米 ,桥长2212 米,桥面宽32米。全线采用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2001年3月26日,南京长江二桥正式通车。二桥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南京长洞逗江二桥的建成使纵贯华东至西南的沪蓉干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通,代表着中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水平,在中国桥梁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是中国交通行业的光荣和骄傲。
地理位置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上游11公里处。由南、北汊大桥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线组成。是G36国家高速(南京至洛阳)的重要组成,南接南京绕城公路,北连宁淮,全长20.963公里,南汊桥两座索塔高达195.41米,有两个主墩,固定在水下50多米深的岩层下,其双壁钢围堰直径达36米,高度54至60米。
南汊大桥为钢箱梁斜拉桥,桥长2938米,主跨为628米,该跨径建成时居同类桥型中国内第一,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多多罗大桥和法国诺曼底大桥,160根拉索最长的313米,最短的有160米。北汊大桥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桥长2158.4米,主跨为3×165米。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引桥还设有4座互通立交、4座特大桥、6座大桥。
设计标准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汽车超20吨,挂车120吨;路基宽33.5米,桥面宽32米(不含斜拉索锚固区)。
建设历程
工程于1997年10月6日正式开工,2001年3月26日建成通车,比国家核批工期提前近7个月,同口径比较投资节省3亿多元,工程质量优良。2002年6月22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被评为优良,综合得分96.6分,获得了目前国内特大桥竣工验收评分的最高分。国内相关行业专家、交通部专家组和国家计委重大项目稽察办一致认为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建设管理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
桥梁建筑
南汊大桥
南汊大桥为钢箱梁斜拉桥,桥长2938米,桥面宽38.2米,其中主跨为628米。
南汊大桥工程主桥基础施工采用外径36米、内径33米、双壁间距1.5米的双壁钢围堰;南北钢围堰高度分别为53.23米和65.5米,钢围堰封底采用25号水下混凝土,有效厚度为8米。南北塔桩基均采为直径3米的21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长分别为102米和83米,30号混凝土灌注。承台为6米厚钢筋混凝土。闹裂索塔为钻石型钢筋混凝土索塔,下塔柱为双向变截面,尺寸从12×7米变化至8.013×4.785米,中、上塔柱为7.0×4.5米的等截面,横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上塔柱设环向预应力。主塔高195.41米,建筑高度近300米,主梁由93块钢箱梁现场悬吊、悬拼、焊接组成,钢箱梁先在工厂制成板单元,在钢箱梁预拼场地组装成标准节段,通过水上船舶运输至桥位处,36块钢箱梁利用大型浮吊预先吊装到位,其余钢箱梁采用桥面液压吊机完成吊装。
钢箱梁节段间除上顶板U肋接口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其余采用全焊结构,钢箱梁节段的拼装精度要求高,焊接工艺复杂,对现场施工的条件要求极高。南汊大桥全桥有160根斜拉索,由高强度、低松弛的7镀锌平行钢丝组成,最长索达330米,钢丝有265根,重30吨。桥面采用5厘米的环氧沥青混凝土直接铺装在钢板上,沥青性能要求兼顾低温抗裂、高温抗变形及抗疲劳破坏,属世界级的工程难题。
南汊大桥引桥基础为钻孔桩,承台为分离式矩形承台;墩身为薄壁墩;支座为盆式橡交支座;上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上下行分离、预应力采用两向群锚预应力体系。
北汊大桥
北汊大桥为五跨连续的预应力连续梁桥,主跨为90+3×165+90米连续梁桥,桥长2172米,当时在同类桥型中居亚洲第一。
北汊主桥钻孔桩桩径为2.5米;主墩承台为整体式高桩矩形承台,边墩承台为分离式高桩承台;墩液颤闭身为分离薄壁墩;支座为盆式橡胶支座;上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上下行分离、为三向预应力体系。
北汊引桥基础为1.5米或1.8米的钻孔桩;承台为分离式矩形承台;墩身为柱式墩或薄壁墩;支座为盆式橡胶支座;上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上、下行分离、为两向预应力体系。桥台为肋式埋置式桥台。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Ⅲ 荆州长江二桥介绍

荆州长江二桥,又名公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全长6317.8米,桥面宽24.5米,主桥采用双塔结构,总投资18亿元,预计2017年年底前完工。
湖北省荆州长江二桥北岸接荆监一级公路,南岸一期接省道公石线,岁早二期接江南高速公路。一期总里程约19公里,其中公铁两用桥约2公里为荆岳铁路合建部分,总投资11.5亿元。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每小时80公里。
桥梁结构
荆州长江二桥,是一座公铁两用桥,位于湖北码雀兆省长江荆州段。
荆州长江二桥接线控制性工程是沙市至公安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通道,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交通项目。荆州长江二桥北岸接在建的荆监一级公路,南岸一期连接省道公石线,二期连接江南高速公路。一期总里程大约19公里,其中公铁两用桥大约2公里为荆岳铁路合建部分,总投资为11.5亿元。项目采用的是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是每小时80公里。荆州长江二桥接线控制性工程由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2010年12月27日,江南高速迟租公路暨荆州长江二桥接线控制性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公安县南平镇隆重举行。
背景
荆岳铁路须跨长江,首先必须建设一座长江大桥,即所谓的“控制性工程”。这条铁路从长湖到岑河都要建设高架桥,具体走向为:从荆门市沙洋县蛟尾镇前进村,通过高架桥通过长湖,到沙市区观音垱镇杨林村—跨越汉宜铁路—318国道—汉宜高速公路—荆州(火车站)东站(位于沙市岑河,待建)江陵火车站—(待建)—荆州长江二桥(待建)。
作用
荆州长江二桥工程北岸起点在汉宜高速沙市观音垱,止点在江南高速章田寺,全长约60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由铁道部与交通主管部门共同投资修建,将在荆岳铁路通车前竣工。
大桥建成后,可缓解荆州长江大桥、荆州城区的通行压力,并完善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的公路网络,提高荆江分洪区应急转移能力。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Ⅳ 南京长江二桥全长多少 南京长江二桥全长几千米

1、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337千米。

2、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简称八卦洲大桥,原称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一座跨长江斜拉桥,是中国国家“空带九五”重点建设项目。

3、为南京-洛阳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36)的重要组成拦山部分,建成时是世界第三大斜拉桥,有“简亏中中华第一斜拉桥”的美誉。

Ⅳ 泸州长江二桥介绍

泸州长江二桥属于G76厦蓉高速隆昌至纳溪段上的巧盯陆一座跨越长江的特大型桥梁。该桥全长1408米,宽25米,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该桥于2000年11月建成通车。
2012年11月21日,泸州官方微博“中国酒城 酔美泸州”发布消息称:由于长江大桥北岸2号桥墩出现重大安全险情,所有货车和大型客车禁止通行,请小型车辆尽量绕行。
随后从市交通局了解到,此处裂缝是由于长江大桥长期超负荷运行和交通流量的迅猛增长,已经投入运行13年的泸州长江大桥北岸引桥2号桥墩身出现裂缝,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此,交通部门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一是安排交通路政与公安交警联合从11月20日18时对长江大桥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禁止货运车辆和大型车辆(公交车除外)通行,减轻大桥负荷;二是安排工程技术人员24小时在现场监控,每隔半个小时报告一次监测情况;三是立即与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桥梁专家联系,于11月20日23时来泸对桥梁病害情况进行会诊,提出指导性处置意见,研究处置方案,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四是迅速请求省交通运输厅和省交战办支援,采取架设战备钢桥的临时应急处置措施,保障交通基本通行。
更多关于则族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孝顷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Ⅵ 武汉长江二桥介绍

武汉长江二桥,位于武汉市内武汉长江大桥下游6.8公里处,大桥北起汉口黄浦路三层立交桥,跨越长江至武昌徐东大街,继武汉长江大桥后重点建设大桥,也称为武汉长江公路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由中铁大桥局集团、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桥梁处、湖北省路桥公司负责施工。
大桥位于大桥全长4407.6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跨径为180米+400米+180米,宽26.5米,设6车道,H型主塔高153.6米,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武汉长江二桥日通车能力5万辆。武汉长江二桥于1991年开始兴建,1995年6月通车。
命名由来
武汉长江二桥原本叫武汉长江公路桥。桥梁的名字一般都随工程名字叫,但长江二桥不一样。武汉建设长江二桥时,刘长元是大桥局长江二桥项目常务副指挥长,也是大桥局副总工程师。“长江二桥1989年就做前期准备了,为长江二桥桥墩做钢围堰——施工平台。那时的钢围堰小,不到200吨,是在船上做的。今天二七长江大桥的钢围堰重量已经超过2000吨。”刘长元回忆说,1995年长江二桥建成,它的名字已经在1992年起好。
武汉长江二桥的施工名叫武汉长江公路桥,主空信闹要区别于武汉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合建桥。1991年,当时的市长赵宝江提出,想请前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李先念曾担任过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兼任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市长)为桥梁题名。他问我们:‘起个什么名好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前面已经有长江大桥了,这个就叫二桥吧。”
就在1992年,“长江二桥”拿到了李先念的题名。1995年桥梁落成时,主塔刻上了题名,为“武汉长江二桥”的名字一锤定音,施工期间“长江公路桥”的叫法渐渐淡出。
建设历程
设计
武汉长江二桥全桥长3971.4m,由中铁大桥工程局勘设院设计。其中,正桥1876.1m,由大桥工程局施工,1996年6月13日通过国家验收。该桥正桥17个桥墩基础。主塔基础施工使用大直径双壁钢围堰,在软硬不均的胶结砾石地基中成功地采用了直径2.5m深水钻孔桩(嵌入岩层深达27m)的施工技术。
在梁体布局上,采用了主跨180+400+180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不等跨单腿连续刚构和连续梁三种桥型。斜拉桥主梁全长770m,宽29.4m,设6车道。主跨采用400m双塔、双索面、自锚式悬浮体系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全桥缆索共392根,为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质量全部达到优良。
工程的钻孔桩222根,经钻芯、超声波检测,其优良率100%,两塔间距最大误差为1mm,中跨合拢时精度在不经任何调整的情况下中线差2mm、高差3mm,经静、动载试验鉴定,主梁截面应力、线型、索力均符合设计要求。该工程荣获199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对二桥的监测分为三个方面:索力测量、塔柱摆动和桥面线型测量。目的是将影响桥梁变化的因素找出来。
武大测绘学院承担塔柱摆动和桥面线型监测,项目组负责人吴栋材介绍,项目组从1999年起,完成了3次对长江二桥冬季车辆通行状态下的监测,结论证明:桥面线型变化和塔柱摆动均在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桥墩质量不错,没有发生沉降。
桥面宽29.4m,梁高3m;设计理论方面主梁按部分预应力设计,并开发了无应力索长控制软件系统,开展了抖振研究和抗振实践,这些均在国内开创了先河;研制并于国内首次采用了抗高温平行钢丝冷铸锚斜拉索系统;主梁安装采用500吨级牵索挂篮,一次浇8m,并采用适时跟踪监控系统实现斜拉桥安装、线型、索力高精度。
在正桥施工中始终贯彻"设计、施工、科研"三结合,先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科研成果等17项。解决了在宽阔繁忙江面、地质条件特殊、施工工期紧、建造技术难度大等条件下修建大跨度桥梁的一系列难题,其中大跨度斜拉桥500t级复合型牵索式挂篮施工技术获1996年度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武汉长江二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建造技术"获1996年度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武汉长江二桥设计获1997年度湖北省优质工程设坦指计一等奖。
武汉长江二桥是中铁大桥局在长江上修建的第十一座大桥,也是长江上首次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该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检测
影响桥梁变化的因素很多。冬季和夏季,温度引起砼变形的斗罩情况不一样;因为二桥是南北走向,桥梁塔柱的四个面都会受到光照,朝阳一面受热膨胀后塔柱会向阴面倾斜。为了随时掌握桥梁的“健康”情况,需要定期做“全身体检”。
本次监测动用了从瑞士进口的测量机器人,桥上布设监测点位282个、塔柱上8个、岸上8个。以岸上基准点作为参照,印证桥梁梁身、梁柱有无上下左右“变形”。
亮化
长江二桥亮化工程将根据“一桥一景”的设计要求,突出独特的桥梁特点。亮化工程将于2008内完工。
武汉市正式启动景观灯光规划工作,并开始编制《武汉市景观灯光规划》,打造由长江一桥、长江二桥、沿江大道、临江大道围合而成的武汉夜景“核心景观区”。据构想,武汉两山 (龟山、蛇山)、五桥 (长江一桥、长江二桥、晴川桥、江汉桥、月湖桥)的亮化建设,将呈现出两山亮化“布满全身”、五桥亮化“一桥一景”的特点。按规划建设要求,黄鹤楼景观灯光建设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长江一桥、晴川阁灯光改造工程将在春节前投入使用。
桥梁建筑
武汉长江二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游,气势雄伟、线条流畅、比例协调、主塔高耸挺拔, 并以它高超的技术和优美的造型成为武汉市的新景观和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二桥全长4678米,其中正桥1877米,主跨400米,桥面宽度26.5米至33.5米,设六车道,日通车能力为五万辆机动车。通航净空为24米,比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标准高出6米,是世界上第一座主塔敦立在深水区的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武汉长江二桥桥式布置为:由北向南7×60m钢筋混凝土连续梁+(83+130+125)m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180+400+180)m钢筋混凝土斜拉桥+(125+130+83)m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
这座桥主跨400米,在世界上已建成的同类型桥梁中名列前茅,浩大的深水基础以及施工所采用的大型钢围堰,基础钻孔桩直径,钻入砾岩层深度,均创下全国之最。斜拉桥面宽度29.4米,建设者们研制出世界斜拉桥建设中跨度最大的8米牵索挂篮梁体悬浇施工平台,两次刷新悬浇梁体施工世界纪录,并创下多项“世界第一”,有二十多个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
武汉长江二桥于1995年6月18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成,使武汉三镇交通内环全线贯通,有力地促进了武汉经济建设的发展。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