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什么
是全国一体化平台的总枢纽。国家政锋瞎务服务平台官方信息显示,该平台是全国一体化平台的总枢纽。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是国务院办公厅给广大群众提供在线政务服务办培蠢理的软件,主要为全银中空国各地区各部门提供统一政务服务门户、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数据共享,实现政务服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❷ 国家政务服务中心电话号码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热线:
服务台:5160309
司法窗口:5182468
人社窗口:5162009
税务窗口:5160913、5169989、5160028
医保窗口:5069629、5069838
交通窗口:5160338
城管窗口:5180605
统一受理:5160282、5160345
不动产窗口:5081605
企吵败橡业登记窗口:5160336
生态环境分局窗口:5160326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窗口:5160381、5182182
简介:
政务服务中心是人员相对密集场所,人员构成相对复杂,因此存在一定的疫情传播风险,建议您合理选择办理方式,倡导选择河北政务服务网、手机客户端等相关网上平台进行在线申请办理,也可采取预约方式办理。如必须到现场办理业务,请您按照中心防疫防控要求,在公共区域全程佩戴口罩,自觉配合做好体温测量、登记、出示枯蚂健康码等升旁防控措施。中高风险地区返峰人员暂时谢绝进入中心办理业务。
❸ 国家政务服务如何用户口本登录
输入姓名,身份证号。
打开网络app,搜索: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点击国家政务服务睁亏平台智能小程序进入,点答早卖击右下角未登录进入登录页面,点击立即登录进入实名认证页面,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即可,清逗不知道身份证号的请查阅户口本。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总枢纽。
❹ 国家政务投诉热线电话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简称12345热线),指各地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由电话12345、市长信箱、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组成的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12345热线可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社会治理,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016年12月,历时3年由山东省济南市热线牵头起草的《政府热线服务规范》国家标准通过国标委审批正式面向全国发布,12345热线正式上升为国家标准。
2021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皮猜乱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印发,进一步兆卜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高政府为企便民服务水平。 2021年6月1日,北京市12345未成年燃档人保护热线正式开通, 上海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开通 。4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意见
❺ 怎么上国家政务网站申诉
下面是国家政务网站申诉的方法:
首先,打开微信,在搜索栏中输入“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并点击“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点击“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出现小程序历和的首页,如果肢掘盯要对政务投诉或者建议的话,要登录自己的账号散帆。如果首次登录,需要先注册并进行实名认证,实名认证完成以后,再点击左下角的“返回首页”留言。在该页面输入相关信息,填写完了以后点击“提交”即可。
❻ 国家政务平台
国悔搜家政务服务平台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运行维护。
截至2021年1月31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总浏览量达133亿次,注册总数为2.02亿人。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全国政务服务的总枢纽,重点发挥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撑等三大作用,为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统一政务服务门户、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数据共享等“七个统一”支撑服务,实现支撑一网通办、汇聚数据信息、实现交换共享、强化动态监管等四大功能,解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中信息难以共享、业务难以协同、基础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实现“一次登录,全国漫游”,解决群众在不同平台反复注册竖族、重复登录,进多站、跑多网等问题。
统一证照服务
支撑跨地区跨部门电子证照互认共享,解决办事中需要重复提交纸质证照等问题,为群众办事减证明、减材料、减跑动提供有力支撑。
统一事项服务
推动全国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在国家、省、市、县“四级四同”,支撑不同地区服务事项无差别办理和全国范围内“一网通办”。
统一投诉建议
统一受理和处理全国用户对政务服务工作相关的实名和匿名投诉和建议。
统一好差评
让群余前弊众对各地方部门提供办事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在线评价。
统一用户服务
为企业和群众建立专属的个人空间,实现用户证照、办件、投诉、评价等信息的一网汇聚。
统一搜索服务
便于精准定位用户需办理的事项服务,实现全国范围内政务服务资源的“一键查找”。
❼ 为什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登录不了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登录不了的原因有:
1,如果之前改过名字的话,这样的情况解决方法如下:
a,在应用商店下载「国家政务服务平台」APP,在我的页面点击登陆,选择注册新用户。
b,输入现在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后刷脸就好了,注册成功后返回登陆,用户名是身份证号、选择刷脸验证。
c,这时应该会让你完善更多的信息,身份证有效期、手机号、密码之类的。很大概率还会碰到身份信息不正确的提示,但这时可以选择开通网证CTID,好像是电子身份证之类的东西,反正按照页面提示操作就好啦,输入身份证上的信息后刷脸验证... 一通操作之后,就发现可以登陆了。
d,然后再回到微信或支付宝的小程序页面,就会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接受了!
2,未改名字的话,可以这样解决:
如果一直显示信息校验不通过的话,这时候你需要上网页,用浏览器搜索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然后注册登录。
右上角显示不是我的名字而是某晨,点名字进去,有一个修改证件信息,进去把名字改成自己的然后保存就可以了。
3.先清除缓存并退出再登录;手机内的缓存清除了,更省手机内存,释放出来的内存可以使手机运行更快,如服务器较繁忙也会导致此提示,可以暂时不要再进行登录,更换一个时间段后再尝试。
4.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是基于正常数量的访问量和使用量,如果当前服务器的访问,使用已经超负荷,服务器就会短时间出现宕机状态,造成用户访问时出现"服务器繁忙"的系统提醒。
5.网络状态异常会有如此提示,切换一下4G网络或者无线网络,由于运营商及用户,所在环境的原因造成网络信号偏差,需要切换为更流畅的,4G网络或者无线网络进行操作。
法律依据: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企业和群众(以下称行政相对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一体化在线平台),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标准统一、全流程网上办理,促进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并依托一体化在线平台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一体化在线平台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和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组成。
第三条国务院办公厅负责牵头推进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建设一体化在线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安全保障和运营管理,做好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
第四条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秘密握芹等情形外,政务服务事项应当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步骤,纳入一体化在线平台办理。
政务服务事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
第五条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基于自然人身份信息、法人单位信息等资源,建设全国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
第六条行政机关和其他负有政务服务职责的机构(以下统称政务服务机构)应当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编制办事指南,明确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条件、办事材料、办枣滚理流程等信息。办事指南应当在政务服务平台公布。
第七条行政相对人在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应当提交真实、有效的办事材料;政务服务机构通过数据共享能够获得的信息,不得要求行政相对人另行提供。
政务服务机构不得将行政相对人提交的办事材料用于与政务服务无关的用途。
第八条政务服务中使用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条件的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九条国家建立权威段岩毕、规范、可信的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使用国家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制发的电子印章。
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材料合法有效。
第十条国家建立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和全国范围内互信互认。
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电子证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制作和管理电子证照,电子证照采用标准版式文档格式。
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一条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电子证照和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材料可以作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依据。
第十二条政务服务机构应当对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进行规范管理,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及时以电子形式归档并向档案部门移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电子文件不再以纸质形式归档和移交。
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以及政务服务数据安全涉及电子认证、密码应用的,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政务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或者不依法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二)电子印章,是指基于可信密码技术生成身份标识,以电子数据图形表现的印章。
(三)电子证照,是指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证件、执照等电子文件。
(四)电子档案,是指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