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甘肃者来寨
扩展阅读
汇星国际股票行情查询 2025-02-05 07:52:08
新华旅游城股票行情 2025-02-05 07:23:12

甘肃者来寨

发布时间: 2023-05-12 05:33:52

A. 甘肃“罗马村”在哪里为什么会被称为“罗马村”

甘肃“罗马村”就是甘肃永昌县一个叫者来寨村的地方。之所以会叫做罗马村,这与当地的村民的关系,他们很有可能是古代时被俘虏的罗马人的后代。


者来寨村也是一个棚枣非常有名的村庄,而它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它是旅游胜地,也不是因为他那里的自然景观有多么的好,而是因为那里的人,者来寨村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罗马村”,那么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做“罗马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通过种种调查发现。生活在罗马村的人不仅是相貌特征汉人不同,而他们的饮食文化,还有墓葬里的陪葬品都有着欧洲气息,所以他们极有可能就是当初消失的罗马军团。


B. 甘肃“罗马村”在哪里为何会被称为“罗马村”

甘肃“罗马村”在:在甘肃永昌县,有三座又高又大的人型雕塑作品站立在县核心地区。与我们一般看到的中国历史人物雕塑作品不一样,这三座二男一女的雕塑作品描绘的则是老外品牌形象:卷头发、高鼻、眼眶凹陷、身材魁梧。那样为啥中国土地上会出现外国人的雕塑作品存有呢?回答记述在雕塑作品后边的大理石上,原先此二男一女皆为希腊人。银拆友

会被称为“罗马村”的原因:因为本地的群众全是物美价廉的罗马后代,在公元53年东征安息帝国的罗马克拉苏大军在战事失败后有很多人失散,之后她们当中的一些人被匈奴常用,变成匈奴的部队。之后汉匈大战的情况下,这支罗马团队被汉代捉拿,被安装到了骊靬县(也就是目前的永昌县),因此便在这儿繁衍生息,直至当代。据《汉书·陈汤传》记述,公元36年,因北匈奴郅支单于蛮不讲理残害汉使,元帝大怒,遂外派西域都护甘延寿出战塞北,征讨郅支单于。

C. 两千年前,一支六千人的罗马军团神秘失踪,如今在甘肃发现后裔

两千年前,一支六千人的罗马军团神秘失踪,如今在甘肃发现后裔!

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巨头”之一克拉苏率领大军东征安息(今伊朗一带),在卡尔莱(今叙利亚的帕提亚)遭到安息军队的围歼,统帅克拉苏被俘斩首,一度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 但随着溃逃回来的溃兵表述,他们亲眼看到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约6000余人成功突围,但他们又都去了哪里?难道他们集体遭遇了不测?

多年后,罗马帝国与安息终于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双方开始商议相互遣返战俘。然而,让罗马人吃惊的是,在遣返的卡尔莱战手差唤役的战俘中,竟然没有一名第一军团的士兵。消息传回安息国,安息国王也震惊万分,举全国之力搜寻,依然音信全无。 第一军团的消失成了罗马史上的一桩悬案,而这桩悬案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中西方史学界。

两千年后,中国的一位史学家终于揭开了谜底,他在研究《汉书·陈汤传》时惊奇地发现:公元前36年,西汉王朝的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在讨伐匈奴的战争中,发现匈奴军队拥有一直独特的雇佣军,他们是由金发碧眼的白色人种组成的重装步兵团,混在以骑兵为主的匈奴军中十分醒目,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步兵以百人队组成鱼鳞方阵,这正是古罗马军队惯用的阵型。 难道这就是神秘消失的罗马第一军团残部?他们如何辗转来到中国,最终结局如何?

经史学家细查发现: 公元前36年发生的这场战争被史书记录为“郅支城之战”,汉军大获全胜,不仅杀了匈奴王郅支单于,还俘虏了近千名白种人战俘。公元前35年,西汉河西地区的版图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名为“骊靬”的县,同时还修建了骊靬城堡。根据研究发现,所谓的“骊靬”,中国古代就指的是罗马帝国,在中国史籍中还有很多种写法,如犁靬、犁犍、力乾、力虔等。

1989年9月30日,《参考消息》转发的一则法新社新闻: 《中国西部有古罗马城市》,同月31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内容更详细的报道。 一石击起千层浪,甘肃省永昌县一个不为人知的叫“毕凯者来寨”的小村落,一下子却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热切关注,原来大家发现这个村子里居住的人都长着一副欧洲人的体格特征,个子高大,眼窝深陷,头发呈棕色,皮肤呈深红色。最有意思的是,村民至今保留了古罗马人的斗牛遗风。据考古学家研究,骊靬遗址的古城墙是“重木城”( 城墙外加固重木),这种防御方式是古罗马所独有的。另外,在骊轩城遗址附庆察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从墓中发现了大约100具类似欧洲人的骨骼,而他们的丧葬习俗也与当地不同,周围的村子都是头朝北,而这里却是朝西,也许这是表达对欧洲故乡的思念之情。

据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DNA化验发现: 者来寨村大约居住着300人,虽然他们有的孩子父母亲是亚洲人,但却都长着一双蓝眼睛,其中三分之二村民具有白种人血统。 目前,国际学术界对“罗马军团流落中国”之说依然争议不断, 毕竟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外各民族杂居通婚混血很常见,DNA检测结果并不能直接说明问题。

两千多年随风飘散,昔日的骊靬城如今已成一片断壁残垣,但那些客死他乡的古罗马军团后人,依然在用祖先基因造就的独特体征,向世人讲述着一个历史长河中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发表不同意见!

D. 甘肃者来寨人真的有罗马血统吗

甘肃武威永登下面有个叫者来寨的村子,这个村子周边的地理环境和周边其他地方并无差异,可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却或多或少有外国人的样子。大鼻梁,黄头发,深眼窝,当地人曾经还为此感到自卑。给你们先看看照片,感受一下。

说点其雹兄缓他相关的。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妇女,能通灵,准确地说,能跟2000多年前古罗马军队的将领通灵,她还特意出版了一本书,《两千年前的西方灵魂附体中国当代妇女纪实》。(福利相关:http://www.doc88.com/p-417724413378.html )现在永登县以这个历史传闻发展了旅游,县城里塑有古罗马人雕像,者来寨村子里还复建了骊靬古城,很多古罗马风格的建筑。而且为了让这个传闻更加有色彩,一个来自江南水乡的老太太出资在这里建了一座金山寺,要把这里建成了西北的佛教道场。

E. 金昌旅游景点有哪些 金昌旅游必去景点攻略

骊靬古城:又名“犁靬古城”,没冲位于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今焦家庄乡者来举乱寨),海拔2,400米左右,始建于西汉时期(公元前36年),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军事要塞,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古城建筑以伊特鲁里亚建筑技术、古希腊建筑技术和汉朝建筑融合风格为主,后因历史变迁、风沙侵蚀和人为破坏未能完整保存。骊靬古城因在西汉时期安置流散的古罗马共和国士兵而为世人所知。2015年,骊靬古城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永北海子公园:在当地又称北湖,距县城北1公里,因清泉汇集,潭水若漫而得名。北海子正处于祁连山北麓东大河冲积扇边缘的地下水出露带,泉水汇流注入金川河。诸泉之中,以马踏泉最为著名,泉水上涌,常年不息,永昌八景中的“柳池映月”、“金水潺声”二景即在此处。

位于县城中心:又名声教楼。清嘉庆二十一年本《永昌县志》称:“晨夕考钟伐鼓,以振文教,故为声教。”始筑于明万历初年,十四年(1586)建成。楼规制呈方形,分台基与楼体两部分。台基边宽22米,周—围87.2米,高7.2米,盘外表以明式青砖护壁,中呈拱洞,通达四街。楼体2层3檐,塔式顶,通高24.5米。下层南北正中置隔扇门,左右为槛窗,斗拱为单翘单昂,造型浑厚壮丽。上层屋檐及檐柱向内收缩,檐下置望台,四向连通。楼体东南西北四面各悬巨匾3块,上书:“丽日摩云”、“民淳俗美”、“金阙迎恩”;“文运天开”、“奎壁联辉”、“云锦天香”;“中天一柱”、“怀柔西域”正察档、“玉关通道”;“声闻四达”、“保障金川”、“威宣沙漠”。整体建筑结构严谨,造艺精湛,是河西走廊乃至全省现存最宏伟的中鼓楼建筑。永昌钟鼓楼曾在明崇祯年间毁于战火,清乾隆年间重修。1927年大地震,城楼、角楼俱毁,唯其独存。1984年,又依原样整修,使其更加绚丽壮观。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容寺塔:座落于金川西村的一山岗上,塔因寺而名,建于唐代。其形与西安小雁塔相仿,是河西现存的最早的古塔建筑。高16.2米,为七级方形,空心砖结构,内有壁画及文字题记,隔御山峡河谷对面山崖上有一方形七级砖塔,高4.9米,外形与大塔相似,均属唐代建筑。其次,御山峡谷还有西夏六体文石刻,花大门石刻,北山岩画,高昌王墓等旅游景点。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川峡水库: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县城北12公里的金川河峡谷中,库容面积6500万立方米。是金昌市目前主要的生活、农业用水来源,也是金昌市夏季休闲、度假、旅游的风景区,那里空气清新、风景宜人,吸引着诸多省内外的旅游、观光者。

F. 汉军和罗马军团交过手吗甘肃奇特的村寨有何真相

公元前54年,罗马帝国东征安息国,一路所向披靡,攻城略地无数。然而第二年,安息国重兵大败罗马军团,经过多日艰苦作战,最终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支6000余人部队逃过一劫。

后来,由于力战多年还是势均力敌,所以罗马安息和平谈判,双方互相释放俘虏,罗马提到这一支部队,希望安息人释放这一批俘虏。但安息人却一再声称,不见这一支部队踪迹。于是,这一支罗马军团就此神秘失踪,成了一个千古谜团。他们究竟去了哪儿?难道来到汉朝,与汉军打过仗?

G. 骊靬古城在哪里骊靬历史背景介绍

骊靬在西汉丝绸之路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如今骊靬的遗址是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此前有英国汉学家把汉朝和古罗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当时古罗马有一只军队无故消失,最后很有可能是在骊靬这座城市定居。但这一假设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撑,而且根据DNA检测,也没发现和罗马人有关的血统,所以并不能成立。但骊靬这个地方依然流传着很多和古罗马有关的故事。
一、神奇的骊靬村
在我国甘肃省永昌县焦家庄乡楼庄子村有一个奇特的小村,名叫骊靬村,原来叫者来寨。

这里残存着一段长约三十米,高接近三米的古老城墙。

据当地人讲,骊靬村这个古城墙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期还残存一公里兄老左右,并且高度相当于三层楼高(约十二米上下,十分壮观的,这让笔者想起,笔者小时候,小镇还残存着古老的城墙,是童年开心的天堂),城墙上面宽阔,就像长城类似,上面可以走汽车。

进入八十年以后,当地老百姓纷纷将城墙上的土取下来当做农家肥或用来盖房子使用,于是,这古老的城墙很快除去了大部分,仅存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

而且,在骊靬村还曾经发掘了一座汉代墓葬,带给人惊异的是墓主人竟然是欧洲人,这似乎有点奇中之奇。

据说,现在骊靬村还有四五百口人,其中大部分具有欧洲人的体貌特征:个子高大健壮,蓝色眼晴,眼窝深陷,头发棕红或棕黄色,身上汗毛比较发达,皮肤呈深红色。这些人被人们叫做“黄毛”。
二、“骊靬”一词的来历
追根溯源,骊靬村在汉代属于骊靬县,“骊靬”一词,是当时汉朝对罗马帝国的称呼,那么,这个骊靬县会有着怎样的来历?

唐代的颜师古在注释《汉书 ? 地理志》时说:骊靬县“盖取此国为名耳。”其意也就是说这里是安置骊靬人的地方(骊靬,古罗马人)。

清末王先谦《汉书补注》中说:骊靬“盖以其降人置县。”

清代王筠《说文句读》引用张穆的话说:“骊靬本西域国,汉以其降人置县。”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的《河山集》中说:“骊靬为县名,当是因骊靬降人而设置的。以域外降人而设置的。以域外降人设县,亦见于上郡的龟兹县,其县也是因龟兹国的降人而设立的,这在汉时已是通例,无足为奇。”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学者德效骞则亲来骊靬村考查后明确指出骊靬县(村)就是当年汉朝安置罗马降人的县城。

十几年前,澳大利亚学者、历史学家戴维 ?哈里斯撰文提出:甘肃者来寨(骊靬村)就是古骊靬城遗址,而骊靬则是西汉安置古罗马战俘的城市。于是,又引起学者与历史学家与历史爱好者对骊靬村发生兴趣,许多学者专家来到骊靬村,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寻找历史尘封的谜底。

这者来寨(骊靬村)当年安置的“骊靬”(罗马)人是从那里来的?怎么会从遥远的欧洲来到中国的西北?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神秘的罗马军队
《汉书 ?陈汤传》中记载:匈奴郅支单于手下有一支十分特殊的部队,他们是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这分明与匈奴人善长的骑兵不一样)。也就是说匈奴郅支单于一改游牧民族精于骑射,善于野战的习惯,采取了固守。

西域都护甘延寿、副都护陈汤率领西域屯田军士(很少一伙汉朝兵马)与西域各国军队,共约四万人左右(而且是兵分六路直扑郅支的老巢,其中三路人马走天山南路,经葱岭进入大宛,直扑郅滚尘蔽支城;另三路走天山北路,经乌孙,进入康居,直奔郅支城)。

这次行动是甘延寿与陈汤矫诏行动,大州也就是说没有征得朝廷同意,而私自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

甘延寿,是甘肃人氏,出身良家子,少年时便被选为羽林郎(也就是皇帝卫队头目),后升任辽东太守,曾出使西域乌孙等国。

陈汤,山东人氏,少有大志,倜傥雄武,他的豪言壮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励志的话语。他经富平侯张勃举荐,钦点为荗才,更是多次出使西域,面对匈奴郅支单于在西域的横行肆虐,与甘延寿一商量,二人决定以武力解决这个郅支单于,于是,谎称皇帝降诏讨伐郅支单于,秘密召集了西域屯田军士又令西域各国出兵,采取了这次“斩首”行动。

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特意选择了冬季出兵。

话说这个郅支单于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故地被西汉兵马击败,溃逃率残部亡入西域,手下仅有三千余众,由于匈奴曾经是强大的草原帝国,西域各国一直臣服于匈奴,被匈奴收拾怕了,让郅支单于带领手下残部,纵横西域,耀武扬威,没有对手,并且意外地遇到一批神秘的不速之客,古罗马军团的一部军队。
四、古罗马统帅克拉苏进攻安息国
这是怎么回事?罗马军队怎么会出现在西域?

罗马,是古代欧洲强大的帝国,其强大的威名响彻地中海沿岸,所向无敌。

也就是中国西汉时候,罗马的军事统帅克拉苏,于公元前55年,率七个军团,包括八千骑兵,渡过幼发拉底河,直扑塞琉西亚,进攻安息国。

安息国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诱使罗马军队一路追求进入一望无际的卡尔莱荒原。

这里是沙漠地带,没有林木,也没有水源,炎热、干渴加上劳累,让罗马士卒陷入困境,恰在这时,四面八方冒出安息骑兵,扬起满天黄沙,随着安息铁骑的迫近,箭如雨下,狂妄自大的罗马人第一次尝到“死亡之雨”(箭雨)的厉害。

罗马人善长的投枪不在射程,失去了威力,只能任凭安息的箭雨让军卒一批又一批倒下。

克拉苏发现不妙,试图突围,结果前锋人马不仅没有撕开口子,反而全部被歼灭。

克拉苏无奈,只好亲自去见安息统帅谈判,谈判触怒了安息人,一拥而上,把克拉苏乱刀砍死(一代罗马英雄就这样魂葬异乡)。

这次大战,约有两万左右罗马士兵战死,一万多人被俘成了奴隶,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约六千余人拼死杀出重围。
五、是突围的罗马军队还是罗马战俘?
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率军冲出重围,却迷路了,于是,他们遇到了匈奴郅支单于,二者联合,罗马人成了郅支军队的一部分。

也有学者认为,进入中亚的罗马人,不是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残部,而是那一万俘虏的一部分。

这些罗马俘虏被安息人派到安息东部边陲,大批战俘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合,其中一小部分从安息边境逃到了康居国。

康居国为了防止安息人西进,便优待这些罗马人,给他们划出一块生活区。这些人逐渐发展壮大,人口超过两万人,并推举了一位年轻雄武的为首领,外人称其为“罗马王子”。

匈奴郅支单于到达康居后主动去拜会罗马王子,这罗马人也听说过匈奴,也愿意与来自东方的人交往。郅支单于还把女儿嫁给了这位罗马王子,于是,有许多罗马人加入到郅支单于的军队。

话说这个郅支单于,看到大汉兵马有如天降,兵临城下,自认有罗马军士帮助,采取罗马人的方式,在外城设置三层重木建成的城垣“重木城”,又利用罗马人的圆形盾牌组成鱼鳞阵(据说在者来寨相邻的杏树村曾经挖出一根丈余长的粗大圆木,周体嵌有几根一尺多长的木杆,这似乎是当年罗马人“重木城”的遗物),而放弃了自己善长的运动战,龟缩在城中不出来,是想与汉军打一场持久攻坚战,等汉军补给出现危机时主动退兵。

可以说罗马人的重木城确实很厉害,甘延寿与陈汤指挥兵马攻击了几次都没有攻破,损失很大。

陈汤望着这重木城,又仰起头望望天,一下有了办法,这中亚地区冬季干燥,风力强劲,火攻。对,火攻。

汉军运来干柴堆到城外点燃,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火势迅速蔓延开来,那重木城顷刻间烧成一堆灰烬,许多士兵也葬身火海。

郅支单于一看情况不妙,便率部突围,汉军早就弓箭伺候,一阵乱箭,又把他射了回去。

郅支单于突围不成,只好上城防守,连郅支手下的女性们也拿起兵器,上城助守。

汉军配备了威力强大的弓弩,这善于野战的匈奴士兵损失惨重,那些匈奴女性也是死伤大半(可怜的女人),郅支单于也被射中鼻子。

郅支单于看到大势已去,守也守不住,冲又冲不出去,只好做最后的顽抗。

很快,城被攻破,军侯杜勋身手敏捷,一刀砍下了郅支的头颅,匈奴的一代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创造了两个很不光彩的纪录:郅支单于是第一个被汉朝兵马斩杀的匈奴单于;也是第一个身首两处的匈奴单于。
六、罗马事件的余波
甘延寿与陈汤歼灭了郅支单于,获胜后,快马飞报汉朝皇帝汉元帝报捷,请求将郅支单于的首终悬于城头示众,以宣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决心。

汉元帝闻报,这分明是上天掉下的喜讯,给予批准,还改元为“竟宁”,其意也就是边境从此太平安宁了。

然后,甘延寿与陈汤虽然剿灭了郅支在西域的势力,斩杀了郅支,功勋卓著,但由于是矫诏出兵,触犯大汉法律,加上朝中丞相匡衡与宦官石显等人陷害,有功的甘延寿与陈汤没有加官封赏,反而被下入大牢两年多。三年后才平反出狱,甘延寿被封为义战侯,陈汤仅被封为关内侯,每人食邑仅仅三百户。

据说,甘延寿与陈汤歼灭郅支匈奴势力后,罗马王子倾慕东方的大汉文化,主动派人与陈汤等人接洽,表示愿望带领部众到中国定居,有四千多罗马人随陈汤来到了中国。汉朝政府在祁连山麓的张掖郡番和县,也就是原来匈奴折兰王的驻牧地修建了骊靬城供他们居住,专门设立了骊靬县。这“者来寨”就是“折兰”的转音。

也有的认为,那罗马王子其实就是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或者是他的儿子。

无论历史的真实如何,两千年前,罗马人来到了神州大地,留下了一个叫“者来寨”又叫“骊靬村”地名,并且这里生活着有欧洲人血统的居民,也给后人留下无尽的谜团。

作者:陈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