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中印战争前后领土变化

中印战争前后领土变化

发布时间: 2023-05-12 15:12:46

⑴ 中印战争胜利后,中国为什么控制西段而丢了面积更大的东段

胜利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胜,就是战胜对方。利,因战胜对方而得到了巨大利益,最起码也要比对方的利益大。

倘若虽战胜了对方,却跟对方得到的利益大体相当的话,那就是惨胜,即这次所谓的胜利,根本不值得炫耀或一提。

倘若虽打败了对方,哪料却损失的利益更大,那这还叫胜利吗?关键看利益!

其四,从中印战争的时间点上就可发现,这一战是在古巴导弹危机的全球大背景下展开的。

当时的美苏,正在古巴导弹问题上顶牛,根本没有精力对印度进行有效支援。这就是咱厉害的地方,就抓住了这个有利时机,即完成了陪禅战略目标,同时也保证了自身的安全。

若不是在这个时间段,恐怕中印之战也不会形成中国压倒性的优势。而当美苏两霸,解决完古巴导弹危机后,中印战争也结束了。中国占据了最有利的阿克塞钦地区,印度哪怕此刻再得到了美苏支援,想打攻下阿克塞钦地区,必要付出沉重代价,甚至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

胜利,关键看利益!中国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以最小的代价,拿回来这么巨大的利益,显然就是一次完胜。

⑵ 为什么60年代中印战争中国赢了却还要失去大片领土

这就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了。大概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这样的人,会有这样的智慧,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要从西藏的各种情况说起:
首先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一般内地的人在那里是太不适应的。
其次是交通不便。西藏和四川之间相隔一道横断山脉,交通十分不便,从青海或者新疆过去则距离太远。所以虽然当时有了几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但运输仍然是个瓶颈,加上运输的途中消耗极大,对军队的给养供应造成很大的困难。
而从印度那边交通相对要便利得多。
因滚蔽皮此,打仗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毛主席当年没有这样做,会是个什么情况?
印度肯定一天到晚地要“收回国土”,于是,我们的西藏边境就会一直处于并罩战争的边缘。
这对我们的经济压力极大,更何况我们当时正处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如果西藏的边境不太平的话,对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再有当年我们与美国是对头,美国的飞机经常入境袭扰;而我们又与苏联因为意识形大差态等原因闹翻。在与东、西两个阵营的关系都不好的情况下,不宜与不结盟的领袖搞得太对立。
毛主席当年曾说,这一仗可以换来50年的和平。事实确实如毛主席所料,至今中印边境还是比较太平的。
打胜了,教训一下印度,让他们不敢得寸进尺;退回来,让他们不至心心念念地想“收回国土”,没有再打仗的念头。
这样就可以保证中印边境的安全了,当时这样做是最符合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的。

⑶ 中印战争!当时领土为什么没有彻底解决

我们本来攻了也打赢了,并且夺回了那块9万平方公里大的争议土地,只不过后来突然撤军,结果反而比原先的争议界限麦克马洪线还要往北20公里。。。结果印度就官方声明将其纳入版图,并建立了阿邦区,迁入了上百万的移民。。。

至于中国在打胜的情况下,也不同印度谈条件,就直接撤军,推测理由如下:
1, 补给问题。因为当时的补给要靠牦牛从西藏往这边运,我们的设备太落后,所以不能进行持久战,风险太大。

2,当时中国刚刚度过3年困难时期,国力空虚,而在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美苏及其集团都公开站在印度一方反对中国,如果战争长期化,在美苏集团的支持下,中国很难在中印边境地区维持长期的战争,而且可旦握能面临来自苏联的侵犯(当时苏联就重兵压境使人不得不防)。因此通过主动后撤,不仅使印度失去了继续战争液迟颂的借口,而且也让苏美集团无话可说,避免了陷入被动的局面。同时,中国当时正在全力以赴研制核武器,在这一过程中美苏都在威胁要对中国“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闹郑下息事宁人,有助于核计划在较小的风险下顺利完成。

⑷ 中印战争中国收回多少国土

1962年中印战争,没有收回土地。

迫于国际压力等原因,撤军到中印争含铅议地区中国一侧,实际上丢了藏南地区(印在此地区设立行政区,称“阿鲁纳恰尔邦”),面积12.5万平方公里。

“阿鲁纳恰尔邦”印度非法占领中国藏南地区后在当地建立的一个邦。此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边界。中国政府宣称对该邦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拥有主权,称为藏南地区,并将该地区划入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朗县、米林、墨脱、察隅六县的管辖范围之内,也不承认印度拥有该地区的主权。

(4)中印战争前后领土变化扩展阅读

藏南地区是中镇兄华人民共和国固有的主权领土。位于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世人尽知的是,这块完全属于中国的土地,其大部分仍被印度非法占领着。

由于谈旅好地处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地貌多种多样,藏南因而也被称为“地质博物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便隐身其中。

藏南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终年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热带地区。山地南麓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它亦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卡门河、西巴霞曲(苏班西里河)、丹巴曲、察隅河等。雅鲁藏布江全流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单位流域面积和单位河长的水能蕴藏量居中国各大河之首。

⑸ 中印自卫反击战后,我国基本收复了多少被侵占土地

62年梁敬中印战争中国收复争议地区的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5万平方公里。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友敏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橡告慎战(Battle of Walong)。

⑹ 1962前中印边境地图,中印战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印军侵占中国历届源前政府从未承认过的“麦雹蚂清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殖民者所占的领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占部分中国领土。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物做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⑺ 中印战争始末有谁了解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1947年印度立国后,继承了部分英国殖民者占据的中国领土,到1951年前后,印军侵占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殖民者所占的领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占部分中国领土。1962年6月,印军向中国边防部队闷亩粗开枪,10月20日,印军2万多人在空军的配合下从东段和西段向中国发起进攻,中国军队进行反击。战争打响。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1947年印度立国后,继承了部分英国殖民者占据的中国领土,到1951年前后,印军侵占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殖民者所占的领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占部分中国领土。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遭到的印度方面的拒绝。1962年6月,印军向中国边防部队开枪,打死打伤中国官兵几十人。10月20日,印军2万多人在空军的配合下从东段和西段向中国发起进攻,中国军队进行反击。战争打响。

冲突起因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到1951年前后,印军侵占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殖民者所占的领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占部分中国领土。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中国观点:由于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政府强加于西藏南部的分界线,并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开承认麦克马洪线。因此,上述争议领土应该属于中国。

印度观点:1947年印度立国后,认为他们有权利继承英国殖民者占据的中国领土。因此,他们认为上述藏南地区属于印度。
战争结耐历果及影响
中国方面:从麦克马洪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

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蚂镇

⑻ 中印战争我国收复多少领土

中印自卫反击战后我国基本收复了12万平方公里侵占土地。中印边境旅戚自卫反击战卜镇衡是一场规模、时间都很有限的边界作战。称中印边界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叫政治军事仗”,中国在获得胜利后主动撤军,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

中印边界分东、中、西三段,全长2000公里,虽未正式划定,但存在着一条双方历史形成的传统习惯线。 1951年,印度军队越过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侵占了“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

(8)中印战争前后领土变化扩展阅读: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历时1个月型做,在东段,中国边防部队进到“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地区;在西段,清除了印军设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据点。共毙、俘印军8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

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后撤。12月1日至1963年3月1日,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以北地区。

⑼ 中印战争,是不是现在还有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印度

不是,现薯孝在还有9万争侍察议领土数谈稿被印度控制。

⑽ 中印战争后中国让出了多少土地

9.2万平方公里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