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孙周兴
扩展阅读
浦发银行股股票怎么样 2025-02-03 22:06:59
金龙汽车股票行情查询 2025-02-03 21:55:41

孙周兴

发布时间: 2023-05-20 22:45:56

A. 孙周兴:最重要的是灵魂的自由

他有一段灰暗的童年生活,回想起来总是辛酸…… 

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哲学农民”,一路走到了德国乌帕塔尔…… 

他的理想生活是“半农”生活, 对于土地田园,心怀一份郑重执着的留恋…… 

睿智、孤独、冷静、疏离……一路走来银纯团,清醒依然。 

〔孙周兴小传〕 

孙周兴,哲学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等。主要从事欧洲大陆哲学研裤笑究,尤以德国哲学和现象学为重点。著有《说不可说之神秘》,《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等;编有《海德格尔选集》等;译有《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尼采》、《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专访〕 

从绍兴到德国 

有人说,对比生命有时候是一种残忍,既无法舍弃,也不能遗忘。对于孙周兴来说,可能就是如此。作为国内知名的学者、博导,这些年来,他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风景,但是,生命里最重要的那段记忆,依然是绍兴,他的少年时光以及梦的起点。 

孙周兴用灰暗来形容他的童年,是的,灰暗。绍兴南部的一个偏僻乡村,很小,只有几十户村民。出生于60年代的孙周兴,家境贫寒,从小就要帮助父母干农活,砍柴,打猪草,插秧,打稻……这是所有农村孩子的必修课,他也不例外。每天除了干繁重的农活,还要背着书包赶到学校上课。至今,他还能记起当年读书的情景:整个学校只有一间破败的房子,五个年级的学生都挤在一起上课,缺腿的课桌,几条长板凳,漏雨的屋顶,斑驳的黑板,风从门缝里穿过,衣着单薄的孩子,冻僵的手指握着短的不能再短的铅笔锋橘……这段回忆是涩涩的,不管多少年,想起来,总有些心酸。所幸的是,学校老师对孩子们的严格要求和殷殷期望让孙周兴感受到了读书的意义所在:考大学,走出乡村。 

1980年,17岁的孙周兴考上了浙江大学地质系。说实话,孙周兴并不喜欢这个专业,每次有人问他怎么会读地质系?孙周兴总是含糊其辞,或者干脆不予解释。一个谜。从浙大毕业后,孙周兴被分配到山东一所大学教地质学,对于那段生活,孙周兴感到乏味。因为兴趣完全不在其中,于是做什么都觉得无趣。三年后,孙周兴重回浙大,从硕士一路读到博士,当然,不是地质学,是哲学。 

那时,孙周兴并没有规划过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只是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学习德语,研究哲学,翻译哲学名著。30岁,孙周兴被聘为杭州大学副教授,33岁,成为浙江大学教授,36岁,孙周兴已经是浙江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生导师了。有人质疑,孙周兴何德何能获此资历?那就用事实说话,32岁,孙周兴出版了专著《说不可说之神秘》,并获得获浙江省政府1997年社科优秀成果奖;33岁,孙周兴编著《海德格尔选集》(两卷)被评为“1997中国十大好书”、获浙江省政府1998年社科优秀成果奖…… 

还是36岁,孙周兴作为德国乌帕塔尔大学哲学系的洪堡基金访问学者去了德国,研究他的海德格尔,还学了点希腊文。这个从浙南小乡村走出来的农家孩子,没有想过也从来没有奢望过现在拥有的一切。夜最深的那一刻,偶尔的思绪茫然,会让孙周兴想起很多年以前那个背着书包走在田埂上的少年。倘若一定要对比生命,那些路途的坎坷和生活的艰辛未尝不是一种幸运,你信吗? 

从诗歌到哲学 

很奇怪,孙周兴最初的梦想不是哲学,而是诗歌。在浙江大学地质系的四年里,孙周兴的兴趣都在读文学名著和写诗上,专业课完全撇在了一边。图书馆,书店,文学名著和诗歌,构成了孙周兴的大学生活状态。30年前的浙大书店,每次来新书门口都会排着长长的队伍,孙周兴就是其中的一员。去书店的次数多了,工作人员渐渐熟悉了他,对这个经常站在书店里埋首看书的大学生印象颇佳。每逢有新书来,会记得给他留一本。直到今天,孙周兴还记得那个给他留书的“白阿姨”。岁月无痕,但是生命一定要懂得感恩,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 

大学四年,除了对诗歌的狂热,孙周兴还暗藏着向往:考到北大去。他打算大学毕业后去考北大中文系诗歌专业的研究生,圆自己成为诗人的梦想。只是,也许注定孙周兴将会在哲学领域有所为,所以上天把诗歌这扇门关上了。孙周兴没能如愿上北大,而是被分到山东的一所大学教地质学。还是地质学,孙周兴真的有些绝望了,很难想象,一种没有兴趣没有精神追求的生活该如何继续下去。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孙周兴开始反思一些沉重的东西,包括自身的精神追求。 

也许诗歌和哲学有着相通之处,那就是关注现实并超越现实,这也是孙周兴从哲学中能找到共鸣的原因。他喜欢读一些有诗意的哲学著作,并试着,把哲学当成诗歌去读。睿智、清醒、冷静、孤独、疏离,这些诗人身上的特质,同样也适合智者。孙周兴从诗歌中看到哲学,从生活中看到哲学,从爱情中看到哲学……如果说研究哲学必须和现实保持距离,那么热爱诗歌则让人深入现实,正是这两者让孙周兴对海德格尔和尼采的著作产生了极大兴趣,翻译并出版了好几本相关著作。 

从学者到院长 

曾经有人开玩笑撰文称孙周兴为“哲学农民”,孙周兴坦承,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身上的确有农民的脾性。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行政事务中,他愿意用农民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农民的眼光是简单的和朴素的。 

现在作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院长,孙周兴每天要处理很多行政上的事务,也包括人事上的安排。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保持一种平衡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和技巧。但是孙周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简单为妙。与其揣摩他人的心思,还不如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周围同事朋友的眼里,孙周兴绝非一心读书的“书呆子”,这个外表粗旷的汉子,率性、真实、不做作。孙周兴不仅在哲学领域享有盛誉,而且更以其耿直的性格在同济大学赫赫有名。据说孙周兴曾当面顶撞过教育部前来进行教学评估的领导,对方当场拂袖而去。但是对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来说,孙周兴的率性而为却使得学院的学风日趋纯粹:做学问,就是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对他而言,自由,思想的自由,由此而及的灵魂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读书,孙周兴还有两大爱好:旅行和喝酒。走走,看自然风光;坐坐,品酒中百味。人生也许就可以这样过下去了,如果知足的话。孙周兴的理想生活是“半农”生活:住在离城市不远的乡下,一亩菜园,半池莲藕,写写文章,吟风对月,偶尔开车进城,看看城市的文明。 

孙周兴的话: 

跟哲学家谈恋爱肯定比较无趣,不建议女孩子嫁给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爱情的结局是厮守,而厮守需要趣味。好在哲学家是人群中的极对少数,就数量言,可以忽略不计。 

人都是孤独的,但我也愿意认为哲学家比其他人更孤独些。这首先是职业的要求,孤独才能深入思考。 

B. 是说》钱春绮和孙周兴的版本,哪个翻译的更好

我在读的是三联的钱春绮翻译的,真的觉得译得很好,貌似他主要是根据德文原版译的,注释很多并且联系到各种背景的典故,且言简意赅,对理解全书大有裨益。
另外本书还有其他版本,各有优劣,在此援引一段专业的评论。
梵澄先生的译本《苏鲁支语录》可能最接近尼采原著的义理,而且越读越耐寻味,需要仔细琢磨才能觉出它的好处来,当然另一方面可能梵澄先生的译文离我们的确有些远了。这个可以称之为哲人的译本。
楚图南先生和钱春琦先生都是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诗歌翻译家。楚译本贵在行文的节奏和韵律,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可惜是从英译本转译的,内中终隔一层。钱译本乃晚近新出的译本,钱先生以八十岁高龄孜孜不倦,综合各家之所长,不仅译笔文采飞扬,而且亦极尽忠实于原文,实为难得。这两个都可以称之为诗人的译本。
黄明嘉教授和孙周兴教授都是当今学界声望颇高的学者和哲学翻译家册知。黄译本自上世纪漓江版至今几易其稿,新译本得娄林先生之助,不仅全面修订了文字,更其可贵的是参照西语学界诸多译本及研究专盯启著增加了占全文几近1/3篇幅的注释和考证,为读者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孙译本是此书最新的译本,孙周兴教授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海德格尔研究专家,先前曾译过海氏《尼采》及尼采《权力意志》等书,由海氏上溯至尼采,实乃顺势而为,且孙周兴教授向以译文严谨著称,本书又曾在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班反复推敲讨论,译文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自然不容置疑,以笔者之间孙译本很可能将会成为综合得分最高的译本。这两个译本可以称之为哲学家的译本。
相形之下,杨恒达教授和尹溟先生的译本几无特色可言,可以作为参考译本比较阅读,倘是独立阅读的话,笔者比较不看好这两个译本。(杨恒达教授亦曾翻译过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及《悲剧的诞生》二书)这两个译本姑且称之为哲学凯姿如教授的译本。

C.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哲学:仰海峰、孙周兴、李培超、吴向东、吴晓明、汪信砚、建洪、振华、赵汀阳、郝立新、贺来、正东、盖建民、董振华。

理论经济学:丁任重、龙小宁、守英、李俊生、李晓、沈坤荣、宋敏、张军、黄凯南、黄群慧、盛斌、董志勇、程霖。

应用经济学:马亚明、马海涛、白重恩、冯根福、吕炜、朱孟楠、李永发、仔渗杨灿名、无晓球、张宇燕、张金清、张秋生、卓志、赵德起等。

(3)孙周兴扩展阅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主要任务:

1、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需求,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供咨询或提出建议。

2、对新增、调整和撤销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学科进行评议,提出审核意见。

3、对调整和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学科目录进行研究,提出意见或建议。

4、参加质量检查和监督,对本学科领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就学位授予单念闹脊位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等工作提供咨询弯神或提出建议。

5、承担国际交流中学位相互认可及评价等专项咨询。

6、承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的其他事项。

D. 孙周兴的个人简介

孙周兴,男,1963年9月生,汉族,浙江绍兴人。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外盯兆国哲学、西方诗学等,尤以德国现代哲学、现象学研究为重点。现任凯郑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校学术委员,《同济大学学报》(文科版)主编,同济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院丛孙长,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兼所长等。兼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德国《海德格尔年鉴》(Heidegger-Jahrbuch)编委、《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编委、《中国书评》编委、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

E. 国内对尼采的翻译哪个版本最好

推荐魏育青,孙周兴信雀老师的版本。

魏育青译本『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 (上卷)』很赞。孙周兴译本『尼采著作全集 1885-1889年遗稿』也很不错。

不推荐周国平的译本;流畅有的,但靠不住。记得读『悲剧的诞生』时,见他将 Deux ex machina 译作「神机妙算」,令人无语凝噎(戏仿周译;如果说「神机」对应 God of Machine 还不算太离谱,「妙算」是什么? ) ,只好把书合上。

人物经历:

魏育青,生于1956年。1988至1992年在德国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获博士学位,1992至1994年在德国从事科研工作。曾任上海理工大学外语系常务副院长,德语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德语组副组长。中共党员。

2019年12月20日,上海翻译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野饥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召开,魏育青当选为上海翻译家协会第七届会长。

孙周兴,男,1963年9月生,汉族,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同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滑脊早《同济大学学报》(文科版)主编等。兼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德国《海德格尔年鉴》(Heidegger-Jahrbuch)编委、《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