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1.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的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3600元的或4800元的定额扣除;
3.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的部分,可在每年6万的限额内据实扣除;
4.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5.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到1500元的定额扣除;
6.纳税人赡养60岁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其中,独生子女按每人每月2000元的标准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的扣除额度。
法律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第三条 纳税人享受符合规定的专项附加扣除的计算时间分别为:
(一)子女教育。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学历斗芹羡教育,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二)继续教育。空拍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结束的当月,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首毁继续教育,为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三)大病医疗。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四)住房贷款利息。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五)住房租金。为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期限为准。
(六)赡养老人。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学历教育和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期间,包含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
B. 个人附加专项扣除标准
个税专项扣除标准具体如下:
1、子女教育扣除标准为每个子女1000元/月,夫妻双方可各选择扣除50%;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未成年子女产生的费用可由父母一方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标准:1000元/月,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5.住房租金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2)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6、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独生子女2000元/月,非独生子女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月,被赡养人为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7.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为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年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具体如下: 1、准备子女教育信息,子女、配偶身份证号码,填写完毕后需要设置扣除比例; 2、准备好住房租赁信息、工作城市信息等; 3、准备好产权证明,贷款合同陆手等信息; 4、准备被赡养人信息,非独生子女还需填写分摊方式; 5、填报继续教育前,需准备继续教育信息;
6、填报大病医疗前,需准备患者信息和医疗信息。
交个人所得税的流程有如下: 1、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 2、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 3、缴纳税款。 总之,个税专项扣除标准根据其项目各有不同。依法纳税是每位公民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在名目繁多的税种中,个人所得税是公民接触的最多的一个。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申报扣除方式
纳税人自符合条件开始,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申报,通李友过扣缴义务人每月代为扣除,或者在次年办理汇算清缴时自行申报扣除。
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选择从其中一处扣除。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五条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早扰嫌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C.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条件和标准
根据新的税收政策,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每一项都与我们息息相关。首页财经特意整理了扣款条件,填写了所需信息,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一.儿童教育
(一)扣除对象和扣除金额
从孩子满3岁(无论是否入园)到博士毕业,父母一方,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每个月扣1000元,或者父母双方各扣500元。
(二)填写所需信息。
1.儿童教育信息:包括教育阶段、教育时期等。
2.子女和配偶的身份证号码:没有配偶的,不需要填写配偶的身份证信息。
第二,继续教育
(一)扣除对象和扣除金额
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
2.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职业资格继续教育:3600元/年。(取得相关证书当年扣除一次性额度3600元)。
(二)填写所需信息。
1.继续教育信息:教育程度(学位)继续教育信息:教育阶段、入学时间、毕业时间;
2.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学历类型、证书获取时间睁稿、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
三、重疾医疗
(一)扣除对象和扣除金额
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医保报销后:自付费用累计超过15000元且不超过80000元的部分。
(二)填写所需信息。
1.患者信息: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患重疾发生的医疗费用,可在限额内据实扣除,需提供患者证明信息;
2.医疗信息:包括个人负担金额和医疗费用,请根据相关医疗证明填写。
四。住房贷款利息
(一)扣除对象和扣除金额
或本人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配偶在中国境内购买住房,悉伏孝所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每月1000元,最长扣款期限不超过240个月。
(二)填写所需信息。
1.产权证明:产权证、不动产登记证、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合同;
2.借款合同:请如实填写借款合同。
动词(verb的缩写)住房租金
(一)扣除对象和扣除金额
在主要工作城市租房且符合以下条件:
(1)本人和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有住房;
(2)房屋租赁费用已经实际发生;
(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未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也就是说,抵扣政策只能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中的一项,不能同时享受两项。
根据所在城市不同,扣款金额在800-1500元不等。
(二)填写所需信息。
1.房屋租赁信息:获取合同号、租赁房屋位置地址、出租人信息;
2.工作城市信息。
不及物动词支持老年人
(一)扣除对象和扣除金额
年满60周岁(含)的父母(亲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子女均已死亡的祖父母。独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可分摊2000元,但每人分摊的金额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二)填写所需信息。
1.被抚养人信息:包括身份证件信息、出生日期、需要年满60周岁的被抚养人;
2.共同抚养者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和出生日期。如果是独生子女,不厅兆需要填写共同抚养人。
相关问答: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法律分析: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是依法纳税的中国公民;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标准是:1.子女教育,每月扣除1000元;2.继续教育每月扣除400元;3.大病医疗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扣除;.4住房贷款每月扣除1000元;5.住房租金每月1500元;6.赡养老人每月2000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D. 个税6项专项扣除标准
个税六项扣除标准如差困旁下:(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的子女接收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将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收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赡养60岁含60岁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独生子女按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其他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制度。(4)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5)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尺绝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6)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虚橡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五条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E.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主要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第四条根据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第五条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第八条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第十一条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第十四条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第十七条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F.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法律分析: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是依法纳税的中国公民;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标陆雀准是:1.子女教育,每月扣除1000元;2.继续教育每月扣除400元;3.大病医疗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扣除;.4住房贷款每月扣除1000元;5.住房租金每月1500元;6.赡养老人每月2000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中悉举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卖碧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G.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是什么
一、为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呼声,2018年修改《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升竖稿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根据2018年新《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国务院颁布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国发〔2018〕41号文件印发),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二、扣除的标准和方式。
每个子女,每月可扣除1000元。如果有多个符合扣除条件的子女,每个子女均可享受扣除。比如,有2个子女,则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以此类推。
具体由谁纤行来扣除,父母双方可选择确定,假如一个家庭中,子女教育每月有1000元的扣除额(即只有1个子女),既可以由父母一方全额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别扣除500元,只是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7)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扩展阅读: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六条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第七条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吵孝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H.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具体可扣除明细如下: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清差、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住房租金: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皮孙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第十四条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燃正链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