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蔚来汽车股价
扩展阅读
宁波申州国际股票代码 2024-11-18 14:26:36
自己做股票的大的公司 2024-11-18 14:25:10
股票交易没有买单 2024-11-18 14:24:52

蔚来汽车股价

发布时间: 2023-07-13 16:51:52

① 蔚来汽车股价飙涨超1200%,致其股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蔚来汽车股价飙涨超1200%,让其股价大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场对电动汽车的强劲需求和资本市场对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整体乐观,而中国一个汽车消费大国更是市场潜力更是被看好。

② 蔚来遭做空股价大跌,“幕后推手”究竟意欲何为

蔚来遭做空股价大跌,幕后推手首先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其次是想要放缓蔚来汽车的发展速度,再者是可以趁机获得做空的收益,另外是想要让更多的人不购买蔚来的汽车和股票。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蔚来遭做空股价,幕后推手究竟意欲何为。

一、提高自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

首先是提高自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优势,对于幕后的推手而言可能是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雇佣的投资经理或者本身就是特定新能源汽车品牌内部的员工,为了与蔚来更好地竞争。

蔚来汽车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自身的股票走势,如果对应的股票市场存在利好的政策应该凑集资金将对应的股票进行回购,后续才可以使得对应的股票价格大幅度上升。

③ 蔚来汽车股票

蔚来(NYSE:NIO)
盘后32.43+0.09+0.28%
目前蔚来的市值接近 1000 亿美元,2020年市销率约 40 倍,而 2021 年的销售额估计约为 20 倍。按这个指标,它的估值高于特斯拉。考虑到竞争和不确定性,目前蔚来股票的下行风险大于上升潜力。
1、投资者热情高涨
特斯拉股价迅速崛起是去年许多新闻的头条,并导致投机者寻找下一特斯拉。其中全球最大电动车生产国,中国自然是重点关注的区域。蔚来在2020年初仍处在破产边缘,但随着中国政府推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加速增长,蔚来实现了强劲的销售增长,也带动了投资者纷纷涌入。随着股价飙升,蔚来成功借此融资,虽然稀释了现有股东权益,但却成功令企业价值与股价呈现较快增长。
2、增长势头稳健
蔚来的业务虽然没有像股价本身那样快速增长,但增速也相当快。2020年蔚来的交付量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13%,而2020年的交付量是公司历来累计总交付量的近 60%,不过去年交付量仍不到4.4万辆,且不及特斯拉2020年交付量的十分一。蔚来之前在NIO DAY 上预告会陆续扩大产能,并推出一个新的豪华轿车ET7,这会是蔚来推出的第一辆轿车,并配备更大的150千瓦时电池。据蔚来指出,它的最大航程约为621公里,比特斯拉的Model S最大航程402公里,及 Lucid Motors的517公里更远。
3、市场机遇
竞争也在加剧。2021年1月特斯拉在上海工厂交付了首辆Model Y 的SUV。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公司也正以三位数的在速度增长,因此蔚来远非中国市场的领头羊。巴菲特持有的比亚迪(股票代码:0020594)在2020年售出了近13.1万辆电动汽车,总销量超过46万辆。显然,未来几年汽车销量增长空间较大,而蔚来ET7推出表明公司有计划进一步扩大业务。蔚来还通过电池交换计划进行创新,允许客户通过更快的电池交换来「充电」 。公司表示,其自动电池交换站只需三分钟即可更换充满电的电池,亦即完成「充电」。

④ 汽车大观|暴涨22% 股价“翻身”的蔚来“稳”了

作者|汤婉月

曾“命悬一线”,难到“揭不开锅”的蔚来汽车,似乎要翻身了。

美国时间周三晚上,在三大股指连续两日下跌的大环境下,蔚来汽车股价大涨22.57%至26.5美元,成交量创7月初以来新高,总市值达到357亿美元。在美股市场,蔚来汽车市值已经超过福特汽车、法拉利等,按人民币最新汇率计算,市值达到约2398亿元,超过A股市场上的上汽集团,仅次于比亚迪,成为我国第二大市值汽车股。

可以说,挺过了困难的2019年,摆脱了资金链危机、回到发展正轨的蔚来汽车,目前依旧尚未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未来,蔚来汽车想要真正“翻身”,改善盈利状况才是关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蔚来股价跌没2400亿,与特斯拉的差距依然较大,该企业将会如何应对

蔚来汽车想跻身全球前五大汽车之列,它需要首先“击败”同行。在汽车制造这一新力量中,蔚来无论是营收增长还是销量,都越来越落后,数据也不如其他竞争对手。即使在新能源高度繁荣的阶段,蔚来也未能扭亏为盈,与特斯拉的差距依然很大。在进入世界顶级汽车市场之前,蔚来汽车必须表现得优于同行。从目前的营收增长和销售数量来看,该公司已经落后了。制造一辆汽车需要很多零部件和芯片,如果一家公司卖不出很多汽车,它的供应商可能不太愿意合作。即使供应商改进了他们的产品,他们也可能会优先考虑产量较高的汽车制造商。